山西省方山县2020届中考语文摸底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读·书(12分)1.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请欣赏下列匾额,并挑选出最适合挂在书房的一幅,用正楷字将其内容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王安石)(2)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3)▲,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4)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6)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苏轼)(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性诗句是“▲,▲”。(8)《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陈说自己发奋苦学,不羡慕同舍生华丽打扮的原因是“▲,▲”。二、读·思(38分)(一)九年级(1)班开展了“砥砺意志品质塑造良好品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后面材料,完成任务。【活动一: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拙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央视快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朋友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立足当下,为疫情防控作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贡献,(▲)放眼未来,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书写青春灿烂的人生华章!3.上面是第一小组同学展示的文字片段,其中第一段有一个错别字是“▲”,应改为“▲”;“不惧风雨”中“惧”字的第三笔笔画名称是“▲”。(2分)4.阅读上面文字,请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3分)A.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诚挚”“砥砺”“嘱托”的词性完全不同。B.语段中画线的短语“勇挑重担”“绚丽之花”“人生华章”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C.语段中括号处可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既要”“更要”。D.语段启示我们青年一代要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绽放青春之花。【活动二:回首经典汲取养分】他懂得,随着达雅的成长,她照顾他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接受了辅导一个小组的任务。晚上,家里又热闹起来。他每天同青年人在一起度过几个小时,就会获得新的活力。其余的时间他都听广播,母亲喂他吃饭,要费很大劲才能摘掉他的耳机。失明夺去的东西,无线电又给了他——他又可以学习了。他以无坚不摧的顽强意志进行学习,忘记了一直在发烧的身体,忘记了肉体的剧烈疼痛,忘记了两眼火烧火燎的炎肿,忘记了严峻无情的生活。5.第三小组同学展示了以上名著选段。文段选自《▲》,文中的“他”指▲(填人名),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至少用两个词语概括)。(4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题。①深圳作家刘美松说,他从小到大都喜欢玩别人没有玩过的东西。他爱挑战,是个执着的行者。在一次经历的启发下,他萌发了“诚信测试”的想法,想用不带一分钱游遍中国的方式,考量一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②2010年8月25日,刘美松便从深圳出发,计划旅行100天,以不乞讨、不打工、不要赞助为原则,通过与人沟通,说服陌生人先赊账、打欠条,来支付油费、过路费、住宿费的方法,开始诚信之旅的尝试。但他走得一点都不轻松,高高兴兴出了门,还没隔夜就被泼了一头凉水。为了轮渡的452块船票钱,他攒了15个小时。尽管一出门就不顺,但刘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