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省各地名校9-12月最新模拟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我看父亲的画铁凝①我是父亲的孩子,从小就看父亲作画。②在中国,拥有自己画室的画家是不多的,在从前的许多年里,父亲的画架常常随意放在家中的某个角落。我在油画颜料清苦的气味中看父亲怎样把空白的画布铺满颜色,当父亲擦笔的废纸撒满地板如一地怪异的花时,我就知道他又完成了一张新作。在文化萧条的时代,父亲的油画大都背朝外地靠在墙角,而水粉、水彩则被平铺在褥子底下。至今我还记得,当友人前来看画时,母亲是怎样协助父亲掀开厚厚的褥子,再由父亲小心翼翼地抽出他的一叠叠小画和大画。那时父亲的一双大手托着他的作品,脸上满是宁静的疼爱之情。或许正是父亲的这种表情最初启迪了我的心智,当我对绘画一无所知时,就忽然明白了艺术的魅力。③我想,假若一个人找到了他面对世界的表达方式,便不会轻易舍弃,因为这种表达本身即是他生命形式的一部分。父亲无疑将绘画视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每一个画面,又好比由他的生命派生出的许多永恒的瞬间。④父亲的画,就因此弥漫着一种可以触摸的激情。即使面对着他的静物,我也会生出快乐的不安。于是我想:什么是静物呢?照字面的解释,静物就是安静的东西。但是山川树木不也安静着么,它们进入画家的视野,可被称作风景,静物实际也是风景的一种啊。在画家的笔下,一只花瓶的呼吸与一条河流的沉默原本无须界定,它们都是有形的生命。还有人,人在父亲的笔下不也是静穆着的自然么。作为观众的我,只有在他的画上才会在雨后的村边读出许多北方的故事;才会在被薄雾打湿的无名花瓣上感应到世界的庄重和俏皮才会在娇艳欲滴的红土堆上发现令人惊惧的美丽;才会在蓬勃茁壮的人体上领受到自然的恩赐;才会在黑的山白的树身上悟出喜悦人生的明媚。⑤今年五月,当父亲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他的个人画展时,像过去的每次画展一样,许多新画被堂皇地排列起来,但父亲依旧不忘他的老画。他把它们一张张托出来,老画们好像还带着棉花的气味和人的体温,父亲已有了白发。有些老画虽小,可它们并不羞惭。因为父亲几十年的劳作人生和他的梦想,仿佛都被挤压在那些画面之上了,它们永远有资格和父亲的新画一同面对观众。面对从前这些被棉花和人体焐过的画,我很想放声大哭。父亲这一代人,经历了战乱、饥荒和文化的浩劫,经历了那么多悲凉和孤寂的时光,是什么使他挽留住了直面人生的一片童贞?在父亲的画里,最少有的便是世故。他固守着自己的灵魂所感知的世界,他又用颜色和笔触为观众创造出充满动感的新奇,使我每每温习生命的韧性和光彩。假如人生犹如一幅幅风景,父亲的风景线上,处处是烂漫的真情。⑥并不是每一位人过中年的艺术家都能挽留住这一份烂漫的童贞,这童贞的冶炼,就始于艺术家在他的作品被压在褥子底下几十年之后,对日子依然的不倦。⑦我是父亲的孩子,从此更加渴望理解父亲的风景。当我到了父亲的年龄,在我的风景线上,能够挽留住什么呢?14“父亲的画”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文章内容概括。(4分)答:15①第2段末说“就忽然明白了艺术的魅力”,联系文意来看,“艺术的魅力”含义是什么?(4分)答:②第4段说“我也会生出快乐的不安”,为什么说“我”会感到“快乐的不安”?(6分)答:16第5段问“是什么使他挽留住了直面人生的一片童贞”,根据文意答出其中的原因。(4分)答:17末段说“我是父亲的孩子,从此更加渴望理解父亲的风景”,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答:14(a)弥漫着一种可以触摸的激情;(2分)(b)展现生命的韧性和光彩(展现烂漫的童贞)(2分)。15①艺术能使人忘却生存的困境而专注投入(2分)并倾心珍视艺术的创造(2分)。②为感受到风景的生命之美而感到快乐(2分),为现实世界和现实人生的沉重与苦难与风景之美的截然区分而疑惑不安(4分)。16他固守着自己的灵魂所感知的世界(2分),对艺术的追求不为现实而改变,努力活在艺术的世界中。(2分)17“风景”一语双关,不仅指父亲画中的景物,还指父亲的情操。照应开头,“从小就看父亲作画”的“我”,作为“父亲”的孩子,希望通过欣赏他的画来了解进而学习他的情操,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