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科目:初11级物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评分人复查人分值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做了大量实验,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字母为A;______的单位是伏特,单位的字母为V;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单位的字母为Ω。2、如图1所示,开关闭合后,灯L1_______(填“亮”或者“不亮”),整个电路的总电阻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1图23、如图2所示,M、N间接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后,若将P向右滑动时,灯逐渐变亮,正确接法有两种:将变阻器______两个接线柱或______两个接线柱接在M、N之间。4.如图3所示,电流表的分度值是______,此时示数为______.5.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示例:⑴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烧开隐含条件:开水的温度为100℃;(2)将用电器接到家庭电路中隐含条件: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___.(3)给遥控器换上两节新的干电池隐含条件:电源电压为.6.已知两个电阻的数值R1=R2=10欧姆,则这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______欧姆,这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阻值是______欧姆。7.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_______的原因,提供电压的装置叫________。8.某人做实验时把两盏灯串联起来,灯丝的电阻分别是R1=30Ω,R2=24Ω,电流表的读数为0.2A,那么加在R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9.联欢晚会上,想装一些彩灯增加气氛,每只小彩灯工作电压不能大于4.4V,但只能用照明电路供电,则至少需要________只彩灯______联起来才能使用。10.小明家照明用的白炽灯泡的灯丝烧断了,他爸爸将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后继续使用,发现灯泡比往常更亮,原因是灯丝的电阻变________,电流变_________。11.如图2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V,灯L2两端的电压为V。12.图3中,灯泡L1与L2是联,A2表测电流,电压表测_______电压。13.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1.5A”,其中10Ω表示,1.5A表示。14.两根相同材料的导线,粗细相同,长度不同,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则R长R短(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U长U短(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15、如图所示,R1:R2=2:3,当开关S闭合后A表与A1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__。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图3A1230图3A2A1VL1L2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有一条电阻线,在其两端加1伏特电压时,测得电阻值0.5欧姆,如果在其两端加10伏特电压时,其电阻值应为()A.0.5欧姆B.5欧姆C.0.05欧姆D.20欧姆2、如图所示,要使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正确的电路图是:()3、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伏特,通过的电流强度是0.8安培,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伏特,那么导体的电流强度是()A.1.2安培B.2安培C.1.8安培D.0.8安培4、如图所示的电路,U=24伏特,电流表的示数为1安培,电压表的示数为10伏特,则R1的电阻值为()A.24欧姆B.6欧姆C.14欧姆D.10欧姆5、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滑到b的过程中()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6.在图10所示的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时,连人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8.如图12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铁棒AB和CD连接在一起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段电阻大,电流小;B.CD段电阻大,电流大;C.AB段电阻大,电流与CD段相等;D.CD段电阻大,电流与AB段相等。9.下列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