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歌诀式学习法刍议一设计原则围绕《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及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突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形式上强调形象,生动,有趣,易学,易记。二设计方法(一)综合运用数学、语文等学科思想及表达方式,渗透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例1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帝国主义在19世纪末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表现在德、俄、英,法、日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急于插手中国事务,于1899年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一方面承认列强在中国特权,另一方面美国和列强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同时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对于这一重点知识,用歌诀法概括为:1900减去1,“门户开放”美着急;承认特权,机会均等,内地开放。1900减去1即指“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1899年,运用了减法方式记忆年代。例2.罗马帝国的分裂罗马帝国在内外交困中,于395年分裂为东西二部.运用歌诀法概括为:一年一个月,东西罗马裂.一年(365天),一月(30天)加在一起等于395,指罗马帝国分裂的时间,运用了”加法”法则来学习。例3.新罗的统一676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新罗统一后,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知识点用歌诀法概括为:26的平方,新罗统地方“26的平方”运用了“乘法平方数法则”,指676年。(二)运用歌诀法,整体学习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例1.古代罗马整体知识线索为,形成——公元前509年,以罗马城为中心的罗马共和国建立;共和国的危机和帝国的建立——公元前73年,爆发了期巴达克起义,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期;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西罗马皇帝被日耳人废掉,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的历史由此结束。运用歌诀法可归纳为(1)公元前,509,共和国,罗马有(2)公元前73——71,斯巴达克大起义(3)公元前27,屋大维,元首制,罗马第一帝(4)476,476,西罗马休,西欧奴隶制度休例2.新航路的开辟(1)1487,葡萄牙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这是一个有突破性的进展。(2)1497,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在迪亚士航行基础上,绕过非洲,第二年到达印度,从而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3)热那亚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海地古巴,即后人所称“美洲”。(4)1519——1522年,麦哲伦及其船队作环球航行。运用歌诀法可简化为下面四句(1)1487,迪亚士,好望角,第一次(2)1492,哥伦布,热那亚,巴哈马,岛不大,古巴海地西班牙(3)1497——98,达·伽马,到印度,大加码(4)1519——22,麦哲伦,地球折一轮。例3整体知识中谐音法的集中运用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重大事件(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2)1794年7月27日,发生“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等被处死,雅各宾派专政结束(3)1799年11月9日,军人出身的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热月党人”的“督政府”,组织“执政府‘运用谐音记忆(1)一起把旧旗一撕,巴士底破波旁死(2)一起旧事奇而奇,火热的月亮烧焦了罗卜丝皮儿。(3)一起救救一一救,雾月政变法国救(三)运用合理的拟人化想象,赋予历史知识以动感活力例1.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他的杰作。用歌诀法就可以转化成这样一句话来记忆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作《最后的晚餐》真好吃。例2.1945年初,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取得协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转化成歌诀即为:1945雅尔塔,联合国,发了芽例3:德意志天文学家开普勒证明了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按椭圆形轨道运行的,这也是对哥白尼学说的重大发展。转化成一句歌诀为德国开普勒真能干,勒得轨道成椭圆三设计歌诀式学习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编制历史歌诀的过程中,不要“唯方法为方法”,要突出实用性,千万不可字字句句,段段课课都采用歌诀。(二)注意与教师本人的习惯,个性相结合歌诀式学习法历来研究者很多,教师在编制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区具体的语言,思维习惯,创造性地编制歌诀教学法。(三)应充分激发学习主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授生以鱼”转向“授生以渔”。总之,歌诀式学习法作为中学历史教学法的一种,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