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初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新中国的成立D.抗日战争胜利3.某网站有一首小诗:“……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着枪奔赴战场……今天,我们只是为了纪念这些最可爱的人”,以下属于“这些最可爱的人”的是A.董存瑞、雷锋B.黄继光、邱少云C.王进喜、焦裕禄D.邓稼先、袁隆平4.“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宪法》制定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6.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A直接被没收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公私合营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7.下列哪一史实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用“欲速则不达”来评价最恰当A.“大跃进”运动B.抗美援朝C.三大改造D.土地改革8.小燕的爷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这样的经历:被拉到街上批斗,被抄家,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全家被下放到边远农村。据此你推断他的爷爷当时的经历是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土地改革运动9.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大如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10.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1.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建立经济特区④民主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重新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A.新中国建立时期B.一五年计划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文革时期13.在共和国的建设史上,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而成为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一面旗帜的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袁隆平14.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最适合的是A.林大爷(78岁)B.谢伯伯(52岁)C.田大叔(46岁)D.杜阿姨(38岁)15.某同学家里有许多毛泽东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的是“1969年6月”制作。由此可以断定该像章是A.建国初期的B.抗美援朝时期的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D.三大改造时期的16.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它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的改革B.实施菜篮子工程C.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D.完善城市功能17.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