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双语学校2014—2015第一学期第五次“达清”测试九年级历史试卷(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统一的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2、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实行分封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5、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局面,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国家已经彻底分裂B.方国联盟瓦解C.社会经历着大变革D.分封制走向衰落6、宋代对三省六部制多有调整,其核心是()A.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B.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C.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D.消解相权,强化皇权7、秦朝能够“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国家的统一C秦推行法治D秦推行郡县制8、明代在省级最高行政机构专门设有的负责监察的机构是()A.都察院B.监察御史C.“科道”D.按察使司9、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举荐D.皇帝任命班级:姓名:考号:10.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行省C.尚书省D.宣政院二、材料题(共计1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丞相是正式官名,地位很高,而除辽代设置“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材料二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请回答:(1)宰相名称始于何时?它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3分)(2)根据材料二,唐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3)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