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达标题(二)1、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创作的时间是()A.1895B.1896C.1897D.1898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割地B.开设工厂C.赔款D.划使馆界3、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4、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5、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6、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7、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是()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8、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左宗棠《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内地最远的是()A、沙市B、杭州C、苏州D、重庆10、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扩大B、索取的赔偿数额不断加大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内地D、列强获得对资本输出的特权1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