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试题(扫描版)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C项,“均存在一种观点”的并非“大部分画家”,而是“倡导写意画的人。”2.B项,原文是说一些大写意画家受八大山人的影响,于是简笔造型,画得儿童画一般,技巧全无。3.D项,因果倒置,应当是先有写意画的窘境,于是一些强势人物来倡导,致使其成为一个焦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C(A、风格与主题不对等;B、因果关系颠倒;D、找回的应是每个演员脸上的戏)5.BE(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A、以偏概全。C、无中生有。D、是“普通人”的一面被遮蔽)6.①李安的电影里始终闪耀着本质之光,引导他穿越人性的迷林。②虽运用新技术,但李安更多关注的仍是演员的演技及戏里的感情。③拍摄生动实在的生活场景,促使观众对生活有思考(或:促使大家思索父子关系)。④李安的电影里他始终面对自己,是站在东西方立场上寻找答案,谦卑地正视未知。(任选两条作答,每条2分,共4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7.(4分)A、D(每项2分:A“邻居们胡乱猜疑”,乱咬舌根”错,D“外貌描写”错)8.(6分)(4点答出任意3点即可)(1)“荒芜”一语双关,表面指花池荒芜的小区环境(1分),更暗示人们内心的荒芜。(1分)(2)推动情节发展,为老张种菜作铺垫:(1分)老张眼见花地荒芜,进而想改变荒芜的现状,最后发现人心更加荒芜。(1分)(3)衬托人物:用环境的荒芜和邻居们内心的荒芜来衬托老张的淳朴。(2分)(4)艺术效果:引起读者思考,有利于揭示主题。(2分)9.(4分)(1)内心:不相信老张的淳朴和真诚,反以为他爱占便宜和虚伪。(2分)(其它合理也可)(2)主题:①表现出在城市化过程初期,人们之间陌生、隔阂、相互猜疑的现象。1分)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方式(环境)重大转换中的人际关系的关注、思考。(1分)(其它合理也可)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B坐:坐待,坐等。11、B刺史为最高军政长官。12.C恃才傲物爱慕虚荣说法过于严重。13.(1)夷虏不了解天命(已经归我),一定会发动军队(来对付我),能够制服这些敌人的,非你莫属。(“新”“蚁众”“制”各1分,大意2分)(2)铲除恶人要致力于根本,严惩垣崇祖绝不赦免,(杀了后)就立刻掩埋,使法令严肃清明。(“务”“罔”“肃明”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垣崇祖字敬远,是下邳人。垣崇祖十四岁时,就很有才能和谋略了,他的伯父豫州刺史垣护之对宗族人说:“这孩子必将使我们门户大发光彩,你们都赶不上他。”当初,垣崇祖在淮阴碰上了太祖(萧道成),太祖看他很武勇,就待他很友好。崇祖对皇甫肃说:“这个人才真正是我们的君主啊!我今天算是碰上真主了!正是所谓千载一时呀!”于是便暗中表现忠诚。太祖做皇帝后,对崇祖说:“我刚刚统治天下,夷虏不懂得天命已经归我,必然会发动军队来对付我,而能够对付他们的,非你莫可。”于是崇祖移任使持节、监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仍旧。封为望蔡县侯,食邑七百户。建元二年(480),虏方派遣伪梁王郁豆眷率骑兵步兵号称二十万人,来攻打寿春。垣崇祖召集文武人员商议说:“敌众我寡,只能出奇制胜。应当修筑外城以待敌,城既广阔,没有水便不坚固,现在准备筑堰肥水,然后把城淹成三面之险,诸位认为怎样?”众人说:“自古以来守此城者之所以不筑肥水之堰,都是考虑到地形不便,积水也没用呀。如果一定要这样,恐怕不会合适的。”崇祖说:“你这是只见其一,不识其二。如果放弃外城,贼方必然占据着,他们可以外修楼橹,内筑长围,而我们四周没有屏障,表里受敌,这等于自己坐等着被擒。因此,坚守外城修筑河堰,这是我不容劝阻的决策。!”于是在城西北立堰堵塞肥水,堰北又筑起小城,周围挖掘深堑,使数千人在那儿守着。虏众由西道集中在堰南,分军从东路肉搏攻小城。垣崇祖头戴白纱帽,乘肩舆上城,打着手式指挥。到天黑时,便扒开了小史埭。水奔泻而下,敌虏攻城之众,漂附到堑中,淹死数千人,剩下的都退去了。当初,崇祖在淮阴,见了皇上(萧道成)便自称是韩信、白起,别人都不信,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