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一、从粒子到宇宙1、物质由大量______组成,分子间有_______,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力和______力。当两滴水银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______________;将糖放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由______构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_______和核外高速旋转的____构成的(电子带___电,原子核带___电);原子核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质子带___电,中子____电);因为电子所带的负电荷与质子所带的正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呈_______性。4、原子核、原子、电子、质子、分子这几种微粒的尺寸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质量及其测量1、质量的概念(1)、定义: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一个苹果约150一头大象约6一只鸡约22、质量的测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也可用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质量。3、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把游码放在。③“调”:调节天平使指针指在,这时。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用向加减砝码,并调节,直到。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三、密度4、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如下表,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铝块154202.7铝块2108402.7松木11082160.5松木21020(1)将上表填完整(2)比较1、2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_______(3)比较2、3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是_______(4)比较1、4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密度的概念(1)、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变形ρmV=Vmρ=Vmρ=(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这两个单位比较: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6、密度的应用(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四、密度的测量7、量筒的使用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放”:。“读”:量筒里地水面是的,读数时。8、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原理:ρ=m/V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浮在水面: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沉入水中:形状不规则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体积质量测量工具天平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四、密度与社会生活9、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当温度降低时,体积收缩,密度变。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水凝结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10、密度与物质的鉴别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我们能计算出物体的密度,然后参考密度表,可以确定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考点1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例1、(2007年浙江省嘉兴)小星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星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A.铜的体积比铝大B.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