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综合I化学试卷第1页,共4页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综合I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70分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6月9日化学部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S-32;Fe-56;Na-23;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地沟油对胃、肠、肝、心血管都会有损害,长期食用会引发癌症,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下列鉴别方法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看:是否透明B.闻:是否有异味C.问:商家的进货渠道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1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石灰石C.蒸馏水D.酸果汁15.“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B.提倡公交出行C.开发利用新能源D.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16.下列对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选项甲乙A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B糖类物质淀粉、蔗糖、纤维素C金属材料玻璃钢、生铁、硬铝D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1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A.蒸馒头时加入适量小苏打B.图书、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C.用钢丝球经常擦洗铝锅D.用聚氯乙烯制食品保鲜膜18.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A.比较溶解性B.检验铵盐C.证明酸碱能反应D.实验室制CO219.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热胀冷缩现象:微粒的间隙改变B.水用于灭火:水能降低着火点C.酸有相似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有H+D.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以分子形式分散20.在点燃条件下,甲、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一定条件下,丁可转化为乙C.反应中甲、乙的分子数比为1∶1D.反应中只有氢的化合价不变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综合I化学试卷第2页,共4页通电Ca(OH)2CO3CaCl2CaCO3Mg(OH)2MgSO4MgCl2O2CO2H2O2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碘水区分淀粉和蛋白质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用湿润的pH试纸测白醋的pHD.棉线和羊毛线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气味22.右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中使用了金属材料B.该电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电池工作时,溶液pH增大D.该电池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3.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A.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B.中和反应:H2SO4+MgO=MgSO4+H2OC.Fe和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D.研究水的组成:2H2O2H2↑+O2↑24.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2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食盐水和CaCl2溶液取样,加肥皂水,振荡B制CuSO4溶液铜粉和稀硫酸反应C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酚酞试液D除去Fe粉中的少量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26.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①②③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7.取含铁、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11.6g,通入足量CO并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0.0g。该固体的组成不可能是A.Fe2O3B.Fe3O4C.Fe和Fe2O3D.FeO和Fe2O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43.(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铝离子▲;(2)3个甲烷分子▲;(3)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4)人体缺少▲元素,易患骨质疏松症。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综合I化学试卷第3页,共4页44.(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A.干冰B.盐酸C.碳铵D.氮气E.小苏打F.硝酸钾G.熟石灰H.氧气(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2)可用于人工降雨▲;(3)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4)用做食品保护气▲;(5)农田施用的复合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