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五)[配粤沪版上册](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十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地质探矿队发现,我国华东某地面积约约几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可观的()A.铜B.铁C.铝D.银2.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铁制成的是()A.指南针B.电铃C.白炽灯D.光盘3.如图(1),把一根包有绝缘层的导线绕在铁钉上,把导线两端的绝缘层刮去,接上干电池后,铁钉()A.有磁性B.会熔化C.有电流流过D.两端对小磁针北极都有吸引力图(1)图(2)图(3)4.小明同学在“制作、研究电磁铁”的过程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B.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C.B线圈的匝数多,通过B线圈的电流小于通过A线圈的电流D.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滑片P向右移动5.如图(3)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指向不正确的是()A.aB.bC.cD.d6.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性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实验中,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性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N极指向()A.北B.南C.西D.东7.关于磁场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B.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出来,回到磁体N极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8.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材料有巨磁电阻效应,即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A.能储存、释放大量电能的蓄电池B.通过微弱电流就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铁C.家庭电路过载或短路时能自动熔断的保险丝D.能“读”出微弱的磁场变化并转换成电流变化的灵敏磁头9.如图(4)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出现的情况是()A.红灯亮B.绿灯亮C.红、绿灯同时亮D.红、绿灯都不亮图(4)10.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中华民族是最先利用地磁场服务于人类的,例如的发明。12.家用电器通常是以的方式接入电路.电暖器主要利用电流的效应来工作;电磁起重机主要利用电流的效应来工作.13.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磁体,使它们的两极相对,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力,使列车离开地面,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力。14.图(5)中的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左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上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图(5)图(6)15.如图(6)所示,螺线管磁性的有无可以由的有无来控制;其极性与螺线管中的方向有关;若将甲和乙两螺线管串联在电路中,的磁性更强(选填“甲”或“乙”).16.小科对电磁炉很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查找资料后知道家用电磁炉内部有一个很大的线圈;②用导线连接指示灯的两个接线柱后,指示灯不发光;而把它放置于电磁炉上,启动电磁炉,指示灯能发光,如图(7)所示。由于通电的电磁炉周围存在着磁场,它具有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能,使指示灯发光。由此可猜测,图(7)电磁炉周围存在的磁场是(填“变化”或“不变化”)的。17.如图(8)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__(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