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四大名楼总图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鹳雀鹊滕王阁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复习记文•“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例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核舟记》等。曾负责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zhé)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被贬到地方做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做。他的作品收在《范文正公集》里。西北边防,动保守派利益,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背景介绍注意下列字的注音谪zhé属zhǔ夫fú汤shāng晖huī骚sāo霪yín霏fēi冥míng樯qiáng楫jí芷zhǐ汀tīng皓hào怡yí偕xié请听朗读•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四字句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散句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顺利和乐通“俱”,全兴盛于是代它的在通“嘱”嘱咐我这件事情封建官吏降职或远调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阅读第一节,思考:3、这一节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重修盛况及写作的缘由.4、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感叹胜景连接吞吐水波浩荡的样子广阔边际日光阴天就是雄伟景象记述详细了然而,那么通向直到谪迁的人诗人聚会可能,大概阅读第二段思考:1.划出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2.找出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的句子:3.从时间上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特点?讨论并归纳:⑴衔远山,吞长江。⑵浩浩汤汤,横无际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