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豆子》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数豆子”。一、说教材“数豆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会数、会读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自身也积累了许多100以内数的知识,此时学生对认读100以内的数具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能力。因此,教材在编排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0以内的数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在认数的过程中进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量,进展学生的估量意识。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体验数数、估数方法的多样性和数学的灵活性。二、说学情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学习可能还有些不适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思维上还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以具体的实际操作为基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的知识,体会到对数的认识。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年龄偏小,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还会有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说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2)能说出各位数的名称,识别各位数的数字的意义。(3)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初步建立数感。(4)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应用“比较”来估量豆子的数量,让学生经历估量的过程。教学难点: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量,进展估量意识。3、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老师准备:计数器、黄豆若干、小桶、塑料盆、纸盒子若干(2)学生准备:小木棒四、说教法学法教法:根据学生的心理进展规律,采纳学生参加程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等。学法:1、动手操作法: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这样一些活动,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会知识,进展数感。2、平等沟通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合作探究。五、教学流程然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有意义的、实际的、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帮助的学习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进行沟通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具体的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数学,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一)谈话导入课堂的导入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我的课程是这样导入的:桌子上摆好了要用的豆子。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此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回答,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说,是用来吃的。有的说,是用来数的。或者其他的答案。此时我因势利导引出要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二)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心理学讨论表明,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要是通过亲自的动手操作,那么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在第二环节中,设置了2个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学会合作,互相谦让;数豆子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具体操作为:活动一:先是让学生抓一把豆子,估量一下这把豆子的颗数。活动二:数一数,看看估量的颗数与实际的数量相差多少。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的操作,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感知过程中对数有一个大体的感悟,让学生初步体验估算。(三)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新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量”,还强调“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