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15.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2.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了无限生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围绕一句话来描写草原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无限生机。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无限生机。教学用具: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学习了这个单元的课文,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欣赏了白帝城的壮美,观看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在生活中,你们还游览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祖国的西北部看看,现在就出发吧!(播放幻灯片)2.这个地方可真美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锡林郭勒大草原)是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国国家级的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在蒙语中的意思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锡林郭勒大草原去感受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1.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领读。去掉拼音,齐读字词。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个怎样的地方?指名回答,适时板书(广阔美丽欢腾)。3.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过渡句,齐读句子。三、感悟佳句,激发情感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练习朗读。1.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出示湖水图片,板书:湖水)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讲解“嵌”字,体会重点字在句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想象:神话中的宝镜,是多么神奇呀,结合草原周围的特点,还可以从中看到什么?(学生积极发言)完成练习: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水面映出,映出,映出,还映出,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2.A.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出示图片,板书:野草)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讲解满眼、铺,体会大草原的广阔无边。B.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比较句子:草原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长得高极了。体会文中的句子更加具体生动。重点讲解“覆盖”、“没”,体会草原野草的浓密茂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3.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出示野花图片,板书:野花)体会“各种各样”,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模仿句子,练习仿写。我会仿写:菜市场的蔬菜真多呀!的,的,的,的,散发着阵阵清香。四、小结回顾,感情背诵。1.同学们,这一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清亮的湖水,最后是各种各样的野花,锡林郭勒大草原真是美丽极了!结合板书师生合作总结。2.齐读第二自然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全班背诵。五、板书设计15锡林郭勒大草原野草广阔美丽湖水野花欢腾2013年10月教后反思:本课是写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欢腾,同是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讲课使我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草原的美丽不仅仅表现在它的广阔,还体现在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蓝天白云,清亮的湖水,湖水中闪烁的七彩光芒,草原上盛开的各色野花,组成了一幅艳丽的图画,给读者以美感。作者在这部分的描写中由远及近,层层展示了草原的广阔美丽。其次,草原上欢腾的场面是由动物无拘无束的活动,牧民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构成的。课文中描写的动物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进行着各自的活动互不干扰,小牧民神气活现的歌唱着自己美好的生活。草原从静态的广阔美丽到动态的欢腾,展现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如何让学生也能体会到大草原的美丽、广阔、欢腾呢?我先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