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深化诉调衔接机制改革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实现双突破3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机制全面筑牢防汛减灾安全防线9建立政务服务“办不成事”反映机制解决群众办事疑难杂症问题14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培育“五大产业”提供用地保障19建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5建立健全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制度助力乡村振兴30上线“非税平台”实现群众办事“零聚集”“零接触”37“一二三工作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42创新“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助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48创建“矛盾—化解—维稳”一体化综合治理新模式53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示范行动60委托办学改革激活教育一池春水65实施委托代管教育改革探索山区学校办学新路径72实施医共体试点工程实现县域医生、患者、医保“三回流”...............................................................................................79实施“十万党员干部返乡”行动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1—...............................................................................................85创新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机制筑牢乡村振兴交通基石.90创新基层妇联工作机制促乡村振兴97—2—深化诉调衔接机制改革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实现双突破网络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摘要:人民银行X市中心支行积极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动设立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首次构建金融管理部门、司法部门、民间专业调解组织协同联动的“调诉一体”金融纠纷化解机制,弥补X地区金融纠纷诉调机制的空白。同时,在X地区率先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构建“人民调解+司法确认”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在提升金融矛盾化解效率,增强诉前调解执行力,优化金融机构消费者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实现金融纠纷化解“零”突破,截至12月末,成功化解金融纠纷30件、涉及金额607万元,调解成功数量位居粤北地区首位,实现了纠纷化解“质”的突破。改革项目获2020年X市平安杯社会治理创新大赛三等奖,工作成效先后被《学习强国》、“南方+”、《X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01改革背景—3—金融产品的强专业性以及普通金融消费者金融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金融纠纷日益增多和复杂,X市金融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基层法院每年收案量多,办案压力大,“案多人少”矛盾日益凸显。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部署,畅通金融消费者权利救济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和金融需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和金融管理部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人民银行X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打造X市民信赖的纠纷化解“金”字招牌。02主要做法(一)以健全机制建设为重点,保障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构建金融纠纷诉调衔接工作机制。推动X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以下简称X金消协)设立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市中院、市金融工作局、X银保监分局印发《关于建立X市金融纠纷诉调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机制建设;指导推动X金消协分别与X区人民法院、X县人民法院签署建立X市金融纠纷诉调衔接工作机制合作协议,为深入推进共建共享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与市金融工作局、X区人民法院联合召开金融纠纷多元化—4—解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畅通金融纠纷解决渠道,凝聚跨部门工作合力。二是完善“一站式”纠纷化解机制。在接收调解方面,秉承“应收尽收、应调尽调”原则,努力克服人财不足难题,全面接收金融纠纷案件。在纠纷化解方面,大力引导X金消协运用好“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调解平台”,实现金融纠纷线上化解。同时,组织专人不定期对调解情况进行回访,及时发现和弥补调解中的不足,巩固调解成果。三是推出“无接触调解”。疫情期间,指导X金消协发布了《关于优化近期调解服务工作的提示》,倡导疫情期间群众优先通过电话、邮件等线上方式咨询、了解、沟通调解相关事宜,尽量减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