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行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行雾化吸入疗法对治疗哮喘患儿的成果。方法按照入院时间与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我院160例哮喘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哮喘患儿用常规护理干预其治疗过程,在观察组的哮喘儿童用全程护理针对性干预法,同时对比两组患儿各项评价指标。结果从临床护理疗效、患儿依从率、家属满意率方面来说,观察组评判结果优于对照组,且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行雾化吸入治疗中对哮喘患儿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后,促使哮喘患儿依从性显著提高,疗效的也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患儿哮喘;行雾化吸入治疗;针对性护理效果引言:小儿哮喘是儿科呼吸道常见慢性疾病且复发率高,患儿身心健康遭到该疾病的严重困扰。雾化吸入的疗法是哮喘患儿治愈疾病的重要途径,具备很高的安全性且用药少、见效快的优点。针对雾化治疗哮喘来说,患儿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依从性,这样才能保证雾化的疗效。有关调查表明,影响哮喘患儿疗效的两大主要因素是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与家属的认知程度。本文将研究针对性护理对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详情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儿科诊室160例患有哮喘病症的儿童作为此次调研对象,由于入院时间和护理方法不同,将哮喘患儿均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构成:男46例,女34例,均在1至10岁之间,病程在5个月至3年均有;观察组的患儿构成:男42例,女38例,均在2至9岁之间,病程在9个月至4年均有。两组患儿构成症状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1.2方法1.2.1治疗方法根据两组患儿病症,实施了常规镇咳祛痰、平喘及相对应的抗感染治疗【1】,并且对两组患儿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每天两次,每次十五分钟。1.2.2护理方法在雾化吸入治疗护理方面,对照组进行病状诊察以及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而对于观察组实施不同的全程护理干预法,操作如下列阐述。(1)实施治疗前的护理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前,与患儿家属沟通思想达成一致,让家属在思想上深刻认识雾化吸入疗法的具体作用,使家属在治疗过程做好安抚患儿情绪的工作。此外,还应当使家属熟练掌握雾化治疗的操作要点。治疗前,应该采用相应促使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例如为患儿做好心理建设和引导,通过患儿喜好的事物引导患儿勇敢面对治疗。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患儿病房清洁通风工作且避免人多吵杂,影响患儿心情。(2)治疗中的护理如果患儿在治疗中存在情绪激动、抗拒雾化治疗,可设法把患儿的注意力从治疗过程中转移出来,使其放松心态接受治疗,使患儿依从性得到改善【2】。另外,根据患儿实际病情选择合理的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正式开始前应当清除患儿呼吸道中存在的痰液,才能充分发挥药效。雾化吸入治疗所需的药物遵循现配现用原则,治疗时协助患儿采取侧卧或者半坐位姿势,指导患儿学会使用正确的呼吸法;密切关注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中出现的临床症状,做到对症护理。(3)治疗后的护理治疗完成后肯定患儿的积极表现,指导患儿及时漱口,使口腔保持清洁。根据医嘱按时按量给药,叮嘱家属监督患儿服药。在出院前,指导家属为患儿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最后遵照医嘱,告知家属后续在家注意事项,并定期入院复查恢复情况。1.3观察指标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有三个: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总满意率、总依从率。判断临床效果的标准有三个。显效:病患儿接受治疗后,哮喘症征基本消失且1年未复发;有效:病患儿的哮喘病症有部分改善,表现为发病次数变少;无效:疗程完成后,病患儿的哮喘病情无好转,或者加重。1.4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8.0,通过数据分析各项资料,最终得出P值,若该值<0.05,结果差异视作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对比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对照组,通过χ2检验P<0.05,见表1。2.2依从性对比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通过χ2检验P<0.05,见表2表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8034242228(70.00)观察组805420637(92.5)X2-5.05050.25085.54115.5411P值-0.02460.61650.1860.186表2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