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全市非公企业D建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市聚焦非公企业D建,围绕“D建强、发展强”目标,抓覆盖、提质效、促发展,以高质量D建助力高质量发展。根据会议要求,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多方联动促“两个覆盖”有效。协调行业单位,健全工作制度。2022年以来,我市新纳入两新成员单位4个,成立新业态行业D委3个,新建镇(街道)两新综合D委14个,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纵向到边、横向到角、同业联动、属地共建”两新D建工作制度。通过召开工作点评会、调度会、“四不两直”督查等形式在规模民营企业和实体性社会组织全面推进D建入章,启动实施“单独组建计划”。对接职能部门,把“紧”关键环节。严把“入口”关,市委两新工委积极对接工商、民政、税务、人社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达成一致意见,对在职能部门登记注册新成立的两新组织,增加D建审核程序,确保符合D组织组建条件的新成立两新组织实现D组织应建尽建。指导成员单位,做“细”摸底排查。分行业摸排依托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对全市两新组织进行分类汇总,根据两新组织类别性质,对应下发给两新成员单位和综合(行业)D委,指导开展摸排工作。按月度汇总,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逐企逐社、分门别类建立动态化信息台账。“划”重点组建,针对难点堵点,“一企一策”“一社一策”制定组建措施。2023年我市发展两新D员62名,新建两新D组织14个。联系D群组织,压“实”工作覆盖。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两新组织,坚持D建群建一体推进,通过选派D建工作指导员和建立工会、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等途径开展D的工作。今年来,通过加强同市总工会、团市委和妇联的工作协作,在两新组织新建工会15个,团组织26个,妇联组织4个。多措并举促D建质效提升。组织教育宣讲强站位。在学习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对两新领域实行“三同”,即同安排、同部署、同要求。结合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特点,采取线上+线下、小型、灵活、分散模式,组织“D课微宣讲”339场次,组织两新组织新D员“七一”集中宣誓。加强业务培训提水平。高标准抓好D建指导员、D务工作者和D员“三支队伍”建设,切实增强两新D建力量。制定两新D组织书记轮训年度计划,坚持实施“双培”工程,把技术骨干培养成D员,把D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对企业出资人、D组织负责人和D务工作者进行全覆盖培训。2023年,我市投入资金50万元,组织培训3期855人次。推进示范引领树标杆。实施“红色引领示范工程”,分行业分类型树立D建标杆,发挥以点带面作用。2022年以来创建我市级D建标杆3个,县级标杆8个,同时号召每名D员至少参加1次志愿活动,为群众办1件实事、好事。结合“七一”庆祝活动,开展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发两新D组织创先争优热情,示范带动两新组织D员职工建功立业。多点发力促企业发展升级。以D企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增活力。围绕推动创新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在企业设立D员示范岗、D员责任区1135个,创建“D员工匠创新工作室”和“D员科技攻关小组”3个,挂牌D员个体经营户28家,成功举办首届“工匠杯”浮标制作技能大赛、我市抓D建促乡村振兴电商直播节、浮标(钓具)跨境电商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D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发展。以优化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聚合力。常态化开展政企交流,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来举办企业家沙龙2次,政企畅聊早餐会4次,组织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2次,推动市主要领导讲评营商环境工作,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畅通银企沟通渠道,组织召开金融产品推介会、银企洽谈会8次,新推荐55家企业金融政府风险基金担保贷款白名单。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集中活动,收集企业意见建议82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36件。以协同发力,为高质量发展提效力。建强链上D组织,加大链上D支部组建力度,截至目前,新建链上企业D支部23个,覆盖企业77家,新发展非公企业D员35名,推动52家企业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用组织“一条链”串起企业“一条心”,推动同链条企业深度交流,整体跃升。开展结对帮带,引导推动32家两新D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