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鉴别诊断目录Part01/概述Part02/分类Part03/鉴别诊断Part04/检查Part05/治疗概述Part01概述1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由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内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经痛觉传导通路传导到达大脑皮层而引起的位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原发性头痛:不明病因引起的头痛,常见的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继发性头痛:各种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环境紊乱以及滥用精神活性药物。23概述1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Ⅰ原发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三叉自主神经头面痛其他原发性头痛Ⅱ继发性头痛头和/或颈部外伤引起的头痛头颅和颈部血管疾病引起的头痛非血管性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物质或物质戒断引起的头痛感染引起的头痛内环境紊乱引起的头痛头颅、颈、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引起的头痛或面痛精神疾病引起的头痛Ⅲ痛性脑神经病及其他面痛和其他头痛23病史采集患者性别及年龄;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的方式及经过、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1.颅内感染;2.颅内占位病变;3.颅脑外伤;4.脱髓鞘病变。排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常见的有:1.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高血压脑病;2.急性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尤其伴发热时常出现头痛;3.血液病:贫血、白血病等,尤其是白血病侵润脑膜或合并颅内出血时;4.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5.变态反应性疾病;6.外源性中毒;7.物理因素。排除眼、耳、鼻、咽喉及口腔等五官引起的头痛:1.眼源性:如屈光不正、青光眼、斜视等;2.耳源性:如急性及慢性化腋性中耳炎等;3.鼻源性: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甲肥大或偏曲等;4.咽喉源性:急慢性喉炎、鼻咽癌转移;5.口腔、颌面部疾病:牙髓炎、颞颌关节疾病等病史采集1.性别及年龄偏头痛男女患病比例为1:4丛集性头痛男女患病比例为3:1发作性半侧头痛患者多为女性巨细胞动脉炎多发生于60岁以上颅面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2.头痛的部位额部:见于鼻窦炎、颅内高压、幕上占位病变、热病顶部:见于神经官能症枕部:见于幕下病变一侧颞部:见于偏头痛、眼部病变、神经痛、颞动脉炎颈部:见于流行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急性颈肌炎弥漫性:见于颅内感染、颅脑外伤、颅内高压、脑出血、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烧、肌肉收缩性头痛3头痛的性质搏动性、血管性头痛:如高血压、偏头痛、高烧、脑肿瘤和神经官能症钝痛:高烧、脑肿瘤锐痛:见于耳源性、齿源性压迫痛:见于肌肉收缩性头痛性质不定,变化较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胀痛:见于血管性头痛电击样:神经痛4.头痛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层次头痛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通常无平行关系。一般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雷击头痛、脑膜剌激所致头痛最为剧烈,有时神经官能症的头痛也比较剧烈。病史采集5.头痛发生的方式及经过发病急骤,严重的头痛: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膜炎、血管运动性头痛、青光眼、颅脑外伤、中暑等慢性、间歇性头痛:见于偏头痛、癫痫性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病慢性进展性头痛:见于颅内肿瘤、结核性脑膜炎慢性头痛: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副鼻窦炎、屈光不正、脑外伤后遗症6.头痛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早晨痛重,见于鼻窦炎、高颅压下午痛重,多见于偏头痛晚上较剧,见于肌肉收缩性头痛、丛集性头痛长期持续痛,多为器质性疾病持续时间短,则功能性可能性大7.头痛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咳嗽、打喷嚏、大笑、摇头、用力排便可促使偏头痛、脑肿瘤、颅内高压型头痛、颅内感染性头痛加重(为用力性头痛的特点)精神紧张、焦虑、失眠诱发或加重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直立位可缓解;颅内低压性头痛卧床可减轻或消失、直立位则加重或出现颈肌痉挛致头痛可因活动或按摩颈部肌肉缓解8.头痛的伴随症状:伴喷射性呕吐:见于各种原因的颅内压增高。若同时伴颈强直,为脑膜刺激征。头痛达高峰时呕吐,吐后头痛减轻为偏头痛伴发热:先发热后头痛或同时出现:可见于急性感染、中暑;急性头痛后发热,可见于脑出血、急性中毒、颅脑外伤伴有眩晕:见于内耳病变、小脑病变、后循环缺血和椎基底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