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建立于1932年,至今已有79年历史。学校前身为华童公学,后改名萨坡赛小学。解放后,名嵩山区第一中心小学。1956年改用现名至今。学校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并被授予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中国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示范校、全国射箭重点学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验基地、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等称号。2009年2月,学校搬入新校舍。目前有39个教学班,1036名学生。2011年,学校有教职工114人,其中教师104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80名,其中市级名师后备2名、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骨干教师12名、校级骨干教师6名,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项目老校舍新校舍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64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87平方米14332平方米地上10280平方米、地下3709平方绿化322平方米2000平方米室外场地2900平方米2550平方米(含风雨操场)地下射箭房达标教室27个24个专用教室5个16个地下车库无机动车库1个、自行车库1个这是一中心校徽的图案,是几年前全校师生的智慧结晶,在学生、家长设计的几十个校徽中,它被选了出来。我们尊重老师和孩子的选择,而且将以我们的教学行为,学习状况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圆形象征校园生活的和谐、完满。也寓意一中心学子、教师的完整人格,完满人生。●中间的1字代表一中心的“一”,也表达了我们勇葆第一的决心,更是一中心的办学理念的体现:根据每一位师生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切的,完整的教育,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幸福学习、成才。●七彩线条延伸的线条代表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感受七彩生活。●三个黄色的圆点代表教育的共同体,老师、学生、家长,齐心协力为了一中心的美好未来而努力。我们的办学理念:教有真情,育无止境教有真情:还原教学真情景,激发师生真情感。育无止境:诲人不倦教无类,言传身教爱无痕。我们的课程理念:以情感教育为办学特色,以丰富的情感课程,营造情感体验的氛围,根据师生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切的,完整的教育,让每位师生都能幸福学习、成长、成才。●上海市教育科研课题《构建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国家教育部课题《全面融入情感因素,系统构建完整教育——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2011年,学校有教职工114人,其中教师104人。硕士在读3人,本科83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80名,其中市级名师后备2名、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骨干教师12名、校级骨干教师6名。部分中青年教师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音乐、自然常识、信息技术、劳技等学科在市区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构建富有情感特色的学校课程1、更新教育观念是构建学校课程的出发点。2、共研课程规划是实施学校课程的着力点。3、形成管理机制是实施学校课程的关键点。4、完善评价体系是促成课程效能的提升点。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教师教导处科研室德育处专家组顾问组社区家委会其他学生课程管理组织体系图示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课程实施细则(摘要)学校课程管理分部门职责(一)科研室的职责1、主要负责学校课程的组织和评价。2、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师生参与讨论、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有关课程的学生评价方案,设计学分制管理方案,对学生课程的开展实施考核评价。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健全教研制度、培训制度,促进提高教师开发和建设课程的实施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专业水平。(二)教导处的职责1、教导处主要负责学校课程的实施和管理。随时检查课程的实施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2、根据教育部课程计划、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指示和学校课程实施规划,制定全校各年级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以学年或学期为周期,按照课程的流程,统一布置各阶段的教学工作。3、制定有关课程教师的管理方案,具体布置、落实、检查教师履行课程管理职责的情况,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和工作记录,并及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