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三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内容1.初三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内容一、告辞“雅尔塔”1、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经济上:提出了社会经济“加速进展战略”。政治上:①提出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②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度。2、苏东剧变:实质是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即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3、1991年,苏联解体影响: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二、干戈不息1、1948年至1982冲突是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根源之一。2.在安理会支持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19994、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①北约的这次行动没有得到安理会的授权,破坏了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原则,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批判。②显示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在阻止美国的强权行为上的积极有效的作用。5.美国在未得到联合国许可之下,联合英国对伊拉克宣战。6.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1)对人类进步的危害:不少经济制度和竞争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对他们自身有利。2)对人类和平的危害:凭借自身实力,操作国际或地区事务,侵犯他国主权,甚至进行侵略战争。以强凌弱,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7.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和表现:1)形成:①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②俄罗斯复兴,中国崛起,日本和欧盟快速进展,与美国抗衡,阻碍其成为世界霸主。③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政治多极化局面。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①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的地位相对削弱。②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巨大进展,全球影响越来越大。③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并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④俄罗斯积极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振兴和恢复大国地位。⑤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国家地位举足轻重。⑥进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2.初三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内容苏联的崛起1.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化强国。2.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3.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进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4.“斯达汉诺夫运动”掀起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高潮。5.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6.政治体制: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长制作风盛行。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利: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违反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根据不断进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进展建设和经济持续进展,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究社会主义进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误区。也是造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1.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由英、法、美三国操纵。性质: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2.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合约》,主要内容包括:(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队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⒈召开原因: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美、日矛盾激化)2.召开时间:1921—1922年操纵国:主要是美国(受惠)⒊《九国公约》:⑴内容: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⑵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影响: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