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学校:吐祥镇白腊小学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姓名:鲁奉英优课课题:《长城》17《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长城的构造。2.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4图文结合,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2族自豪感。难点: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教学准备:课件一、猜谜引入,板书课题。(学生书空)1、师:同学们,想猜谜语吗?请猜猜我是谁吧!“我是世界遗产,我属于中国,我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生猜。对了,今天我们继续去登长城。板书课题:长城2、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长城,今天这节课,咱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登上长城,去一睹它的风采。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长城的?生汇报:(板书)3、那作者在游览长城后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指名读)(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二、整体感知长城1、引导看图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82页。你从文中这两幅图发现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生答。顺势板书:远看、近看2、小组合作请同学们先结合插图找出文中对应的段落学习你们喜欢的部分,勾画出介绍长城特点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你的体会。三、品味长城(一)精读课文第一段1、作者在游览长城之后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下面咱们就按文章的写作顺序一起去远看长城。(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远看长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长)你又是从哪些词句当中体会到长城很长的呢?(长龙、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1长龙:真是万里长城万里长!这段话把长城比作什么?(这里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在修辞手法中叫比喻,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2蜿蜒盘旋:你怎么理解?3一万三千多里:有多长?跨越()个省。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多美呀,多有气势呀!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自由的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2)这样的长城世界上有几个?所以作者说(以的指示学生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二)精读学习第二段1、远看长城就这样的气魄雄伟了,近看长城又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长城,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画出相关的语句。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出示图片,就是这样巨大的条石,让我们感受到长城那种(高大)的感觉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城的宽)有多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你能读出长城宽的感觉来吧!你还知道了什么?(平整)这里3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城墙比作马路)出示图片,我们感受到马路它是非常的(平的)所以才能让行人舒适地行走,而城墙比作马路,我们能够感受到长城的平整与宽广。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这一段主要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现在写长城的宽与平整,这又有什么联系呢?(引导:我们知道,长城是建在(崇山峻岭之间),而它的城墙又是那么的(平整和宽),从而知道了只有非常坚固的长城才能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读出长城的高大坚固。2.那么如此高大坚固的长城又有什么用处呢?它又有哪些结构呢?请同学们并在课本上83页插图上标出它们的位置。(生:介绍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我们一起跟老师再去认识这些结构。(课件演示)那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呢?(引导:瞭望口是用来(瞭望的),射口是用来(射击的),城台是(屯兵与传递信息的。))知道了长城这些功能,我们看指着(长城的图片)假如现在有敌人来了,我们可以从瞭望口(看见敌人),然后(在城台之间可以互传信息,驻扎在城台里的士兵可以迅速跑到城墙,从射口有力的射击敌人),你看有长城在,敌人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