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引言22.低俗化新闻传媒现状32.1新闻传媒简介32.1.1新闻报道的特征32.1.2新闻传媒的职能42.2低俗化新闻传媒现状52.2.1何为新闻传媒低俗化52.2.2新闻传媒“低俗化”表现方式52.3新闻低俗化诱因72.3.1受众的需求72.3.2利益的驱使83.应对措施83.1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趣味93.2优化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93.3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监督机制94.总结9参考文献11浅议新闻传媒低俗化现象摘要:新闻传媒作为新闻事件的代言人,肩负着传达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娱乐性的普遍化,传媒界“低俗化”现象日益凸显。新闻传媒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明确传媒责任和义务,坚守职业道德和行业精神,弘扬高品质的新闻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罗列、归纳新闻传媒“低俗化”的现状(形式相似度高、商业性质凸显、内容低劣等),从受众的需求和商业利益驱使的角度分析了该现象的诱因,最后从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趣味、优化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健全监管部门管理力度等方面对净化新闻传媒“低俗化”提出了参考性建议。关键词:新闻传媒;低俗化1.引言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也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适者生存”,各行各业均在新时代的渲染中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但是,瞬息万变的信息化和波诡云谲的市场形势,在带给各行业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新闻传媒作为新闻事件的代言人,肩负着传达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娱乐性的普遍化,传媒界“低俗化”现象日益凸显。新闻传媒的“低俗化”现象伴随其“商业化”、“娱乐性”愈演愈烈,致使一部分新闻传媒在传播活动中不仅丧失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将价值取向逐步转向对博人眼球的高收视率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追求。这类新闻传媒打着“为满足受众低层次、通俗化文化趣味的需要”的旗帜,大批量地制造、渲染品质低下的新闻,使信息传递平台充斥着诸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不良倾向的低俗之风。新闻传媒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肩负着舆论引导及弘扬社会精神的重要社会责任。如果新闻传媒不正视这种“低俗化”现状,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导致人性的退化或堕落,阻碍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新闻不仅仅是一个事件,新闻还是一种态度;新闻传媒不仅仅是一种传达方式,还是一种精神能量。因此,我们必须在清晰认知传媒“低俗化”的同时,找出其诱因,对症下药予以解决,继而还新闻媒体一片清澈的空间。1事件来源于2017年4月21日,青青花木网,文章题目《河南农民挖3株兰草被判3年缓刑》2.低俗化新闻传媒现状2.1新闻传媒简介2.1.1新闻报道的特征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有文学创作里为抒发个人思想情感而出现的虚构、渲染、夸张等表现手法。新闻报道的目的是给人们提供客观事实,更注重的是事实本身。因此,新闻必须是完全真实的事实,这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新闻报道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真实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表现为三个方面:(1)新闻的基本要素要真实准确,即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真实无误;(2)新闻报道的细节要确切无误,一篇新闻报道,有时为了增进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理解,揭示新闻内含的深刻意义,在表述事实的细节时会引用一些与事实有关的数字、史实、典故等资料,这些引用细节一定要确切无误;(3)新闻报道不能做“合理的推测和想象”,有时在新闻报道的时间节点里,对事件的调查还未结束,撰稿者不能通过“合理的”推测和想象予以“报道”。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客观、实事求是。第二、时效性。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即报道的事实需要具有一定的“新鲜度”,要迅速及时。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传媒平台,其公布的信息一定要是新近发生的。这样的新闻才有报道的价值,才能给人们传递最新的信息。如果报道过时的信息,无异于“炒剩饭”,不仅不能给人们带来信息,还可能对其进行误导。这样对“时效性”要求最高的新闻报道莫过于对时事政策的公布及文件精神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