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细石混凝土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水等级|~|||级的屋面防水;不适用设有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屋面以及受较大震动或冲击的和坡度大于15%的建筑屋面。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水泥宜用强度不低于32.5或3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微膨胀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2.1.2砂定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2%。2.1.3石子应采用级配良好的坚硬碎石或卵石,粒径一般为5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2.1.4钢筋9宜采用①4冷拔代碳钢筋,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2.1.5外加剂常用UEA微膨胀剂、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2.1.6嵌缝油膏常用玛谛酯粘贴油毡条或防水冷胶料粘贴玻璃布,其质量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2.1.8隔离层材料一般采用干铺卷材,涂刷废机油加滑石粉、乳化沥青,抹纸筋灰、麻刀灰等。2.2主要机具设备2.2.1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机、小型平板振动器、井架带卷扬机或塔吊等。2.2.2主要工具铁抹子、木抹子、木刮板、平锹、手推胶轮车、笤帚、水桶、斧子、锤子、铲刀、油刷、油锅、油桶及油壶、铁滚筒等。2.3作业条件2.3.1屋面结构层及找平层已施工完毕,并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起砂、裂缝、松动等现象;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大于5mm;突出部位应平滑过渡。2.3.2施工气温宜在535°C,不得在负温或烈日曝晒条件下施工。2.3.3材料已运到现场,经检查质量符合要求,数量满足需要;试验定根据实际材料情况,通过试验提出细石混凝土施工配合比。92.3.4备齐机械设备,并维修试运转,搭设好材料垂直运输井架,安装好卷扬提升系统设备。3施工操作工艺3.l防水层构造3.1.1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3.1.2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并应双向配置①b4mm或①b6m、间距100200mm的钢筋网片,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并在分格缝应断开,屋面排水坡度宜为2%~3%。3.1.3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应留置分格缝,一般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其纵横间距不宜小于6m,每个分格板块以2030m2为宜,分割缝内应嵌密封材料,纵横向分格缝构造如图所示,缝内嵌聚氯乙烯胶泥或建筑防水沥青油膏等密封材料。3.1.4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在防水层与基层之间设置纸筋灰、麻刀灰、1:4石灰砂浆或烧热沥青干铺卷材、塑料薄膜等作隔离层。3.1.5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应干净、干燥。3.1.6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的基层,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搅拌均匀。采用多组份基层处理剂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使用量。93.1.7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底部应填放背衬材料,外露的密封材料应设置保护层,其宽度不应小于200mm。3.1.8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损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3.1.9为提高防水层的抗裂性,可在板面施因加预应力。3.2工艺流程处理清理基层一铺贴附加层一涂刷隔离层一绑扎钢筋一设置分格缝木条f浇筑细石混凝土f二次压光f覆盖养护f取出分格缝木条f清缝f嵌缝f铺贴板缝保护层f清扫f检查和修补f验收。3.2.1处理、清理基层基层上的混凝土或砂等浮渣杂物应清理干净。3.2.2涂刷隔离层1采用废机油滑石粉作隔离层,板面应干燥,涂刷要均匀,不得漏涂。涂刷后随即撒滑石粉,总厚度不小于1mm。2采用乳化沥青作隔离层时,可适量掺入滑石粉,拌合均匀后涂刷,或随涂刷随撒干粉料。3当采用纸筋灰、麻刀灰或石灰砂浆作隔离层时,基层可不作找平层,但厚度宜控制在15mm以内。3.3绑扎钢筋网3.3.1钢丝网在平面上按常规方法铺设。在立墙转角处亦宜设置钢丝网。钢丝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网片应垫砂浆或塑料块,上部保护层厚度应为1015mm。3.3.2放置、绑扎钢筋网时,不得损坏隔离层,并不得使钢被隔9离层污染。3.4留置分格缝3.4.1分格缝在隔离层干燥后、浇铺防水层前嵌好,其位置一般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其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6m。3.4.2分格缝木条作成上口宽2040mm、下口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