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画知识(上)年画,俗称“喜画”。俗话说“不贴年画,不算过年”,旧时春节,城乡家家户户都会张贴年画,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在当今中华大地的许多乡村,每逢农历年时,这个传统的民间艺术仍然被传承着。中国传统年画图片2中国传统年画图片3中国传统年画图片4中国传统年画图片5传统门神年画时过境迁,过年贴年画的习俗不再像旧时那样盛行,甚至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在全国年画产地之一的夹江,却仍有一批年画传承人为年画艺术的弘扬和发展努力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传统年画图片,重温旧时的新年气息。中国传统年画图片大全金玉满堂解释: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出处:《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真长(刘惔)可谓金玉满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盗仙草清(1616-1911)天津杨柳青盗仙草也称瑞草图,描述了《白蛇传》的故事,白蛇与小青为救许仙而盗仙草,并与鹤童仙子争斗。画面人物生动优美,是百姓喜爱的年画之一。十不闲清(1616-1911)天津杨柳青此画描绘的是孩童自娱自乐“十不闲”的场面,画法典雅古朴,是杨柳青年画中的佳作。耗子嫁女清(1616-1911)四川绵竹老鼠想为女儿找个有权势的丈夫,最后让猫做女婿。老鼠来送亲,花猫一口把新娘吞进肚子。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攀权势,不要攀高门。鱼跃於渊《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孔颖达疏:“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是道被飞潜,万物得所,化之明察故也.”老鹰飞到了天上,鱼跳出了深潭.后以“鸢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瑞雪丰年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年年有余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可谓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若用图画表示则可看作是传统吉祥符号。图中要有莲花或莲藕,还要有鱼,即“莲连有鱼”。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五子夺莲“五子夺莲”图,确实图中寓图,画外有画,是对“五子登科、五福临门”与“连生贵子、连中三元”四幅祥瑞图和这四句祝颂语的高度浓缩。誉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代表作,当之无愧!1、灶王图每到农历年底,人们喜欢把散着墨香的新灶王“请”进家,然后将老灶王“送”上天2、门神据说门神能够为人们挡坏事,迎好事呢。3、祥狮献瑞活灵活现,色彩斑斓的小狮子,预示着新一年的瑞气祥和4、爆竹声中除旧岁新年新气象,在爆竹声中,我们不知不觉又长大了一岁。福字年画图好看的年画图案1好看的年画图案2好看的年画图案3好看的年画图案4好看的年画图案5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挂鞭门神传统年画传统年画长坂坡杨柳青年画门神秦叔宝尉迟图益寿延年传统年画八仙过海传统年画图吉祥如意年画图片1吉祥如意年画图片2吉祥如意年画图片3吉祥如意年画图片4吉祥如意年画图片5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喜庆临门年画图片1喜庆临门年画图片2喜庆临门年画图片3喜庆临门年画图片4喜庆临门年画图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