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手工劳作》中期报告花都区第一幼儿园课题组二O一四年一月五日《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手工劳作》是我园在2013年3月申报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幼儿实验美术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下的子课题。于2013年6月立项,2013年7月开题。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课题研究,以具有本地区特色为内容,鼓励孩子自己创作,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上尽情绽放。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价值1.课题研究的背景。(1)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感到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地方资源、本土文化没有加以利用和教育改革过程中“美”与“术”无法找到平衡点等问题。故以孩子熟悉的地方环境为资源、对幼儿实施从感觉——想像——情感——理解——创造的生活美术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美”与“术”对立现状的需要。(2)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需要。幼儿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对他们来说,选择所熟1悉的、与生活有联系的美术学习内容,更有利于他们身心主动发展。(3)传承地区文化的需要。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花都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是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花都焕发蓬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地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市,被外界誉为“花之都”。所以,花都的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我们开展美术活动极好的材料和内容。(4)促进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需要。多年以来,我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创设、亲子制作活动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基于这些条件,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探索,优化美术教育资源,开展富有地方文化气息的美术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在培养幼儿丰富艺术素养的同时,达到促进幼儿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2.课题研究的价值。(1)幼儿园角度分析,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我园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课程,从而为我园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2(2)教师角度分析,通过吸收教师参与园内的教学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帮助教师成长,促使其向科研型教师转变。(3)幼儿角度分析,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让幼儿成为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人,从而促进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二、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建构相应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课程。(2)通过手工、欣赏等美术教学活动,加深幼儿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培养其爱家乡、爱家乡历史文化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和谐发展。(3)通过幼儿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现和创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4)提高教师筛选资源、选择教材、设计方案和指导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实验方法1、在整体研究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课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3(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本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2)经验总结法:总结已有的美术活动策略,并进行提炼与加工,归纳及完善基本的美术教学活动策略。(3)课例研究法:结合现有的一些教学活动案例,进行一课三研的方式,有序的开展美术活动,并进行分段剖析,在反思实践的过程中提出新的相关的策略。(4)行动研究法:按研究步骤进行,及时调整研究过程及做法,提出和反馈原先的做法,提出新的研究目标。四、研究步骤准备阶段:做好课题准备工作。(2013年3月—2013年4月)1、成立课题组研究小组,明确课题研究目标;2、加强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研究计划,确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