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总结在县委、县政府和农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了2013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全部建设债务,现将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农委《关于下达2013年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皖发改投资〔2013〕943号)精神,我县2013年计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户用沼气450口,项目总投资157.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90万元、省财政专项投资28.8万元、县级投资7.2万元、农户自筹31.5万元;二是乡村服务网点8个,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6万元、省财政专项投资3.2万元、单位自筹20.8万元;三是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处,项目总投资17.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万元、省财政专项资金投资3.2万元,县级投资0.8万元,建设单位自筹3.5万元。二、项目建设情况(一)户用沼气计划于2013年12月份下达,计划下达后,县农委对项目的实施作了全面的要求和部署。在全县9个乡镇实施,已于2014年10月底全部完成,并于11月上旬完成验收,“三改”或“两改”完成94%,84%的农户已正常使用;项目资金除质量保证金这外已基本拨付到位。(二)服务网点服务网点已在下符桥镇等8个镇、村建设完成,严格按“六个一”的标准,为各网点配备统一的标牌、制度、沼气配件、维修设备、检测设备、办公用品、办公场所及抽渣设备等,每个网点平均服务300户。在建设中坚持“国家投入引导、资产集体所有、方式灵活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以“政府引导设施投入,农户购买管护服务”和“集中资金,提高建设质量”的方式,依托乡镇农技第1页共5页综合服务站、依托专业技术员、依托专业合作社,购买服务社会化服务,建立定期巡查制度,为沼气用户提供维护维修、安全使用和技术指导等,以提高我县沼气的使用率和消除完全隐患。(三)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已在xx县安隆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建设完成,建设内容包括一处100立方米沼气发酵池、原料预处理、沼气供气和沼肥利用设施等,现已正常运营并开始向农户供气。三、主要工作(一)分级负责、明确责任在项目实施中采取“县统筹、乡监管、村实施”的措施,县能源办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对项目规划、施工进度、建设质量、竣工验收等全程监督负责,项目乡镇把工作落实到村,村委派专人负责,项目村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户。(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项目计划下达后,我办专门印发了农村沼气国债及世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公示,对项目的建设内容、补助标准、建设期限等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在项目所在村公务宣传栏张榜进行公示,让农户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国家政策。(三)加强督查,确保质量根据县农委统一安排,在第二及第三季度对全县项目建设组织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上报县民生办并反馈给项目乡镇;在项目建设期间,县能源办的工作人员分片包村,并跟随施工队深入到施工第一现场,查看建池水泥的标号、品牌、砂石大小型号,不符合质量要求坚决不予使用,同时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沼气池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做到“三粉四刷”。(四)拓展思路,提高项目建设效益我县经多年的建设,户用沼气已基本饱和,为建立后续管护长效机制,我县今年请了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人员为我县的网点进行设计规划,在下符桥镇、太阳乡及上土市镇建设了三处高标准的服务网点,以提高建设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第2页共5页(五)发展模式,促进增收针对我县的农业的主导产业(茶、桑、栗)和特色产业(药百合),积极开展“猪-沼-茶(栗、桑、药等)”多种富民模式研究,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成功实施了具有霍山特色“猪(黑毛猪)-沼-茶(药)”等富民模式建设,农户通过建沼气,养猪(黑毛猪)、种茶种药,使传统农业的单一经营模式转变成链式经营模式,增加了收入,群众反映良好。在大化坪镇青枫岭村实施的“猪-沼-茶”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存在的问题1、户用沼气正常使用率不高我县的正常使用率为50%左右,间隙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