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批注促阅读静听开花拔节声教学论文万景丽《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运用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语言文字,研读文本,与文本与作者与主人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即深入阅读,潜心涵泳。小学中年级是儿童思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从中年级开始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极其有益。下面结合我学到的经验和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批注教学常用的方式和方法,仅当做一点经验总结与您共享。一、批注式阅读的几种方式:(一)、感想式批注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感受。字、词、句、段、篇、甚至标点,都会让读者产生瞬间的感受。如果能够及时记录下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时勤动笔的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完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学完了《中彩那天》这一课之后,我让学生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许多学生结合了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学生有感而发,不诚实的人,在精神上永远不会富有,也永远不会快乐的。”也有的学生用名言警句勉励大家。这样做,学生会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恰当的运用,这样的批注,做到了心神合一,是学生个性阅读的体现。(二)、质疑式批注学贵有疑,质疑式批注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对题目的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阅读兴趣;对文章内容的质疑,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深入思考和正确认识;对字词句段的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精心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比如《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这一类的课文,学生会产生很多疑问,于是在积极的阅读,深入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习得方法,获得知识。正因为这样的批注,学生间才会展开思维火花的交流和碰撞,课堂才会生成了意外的精彩。(三)、联想式批注读书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应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这样阅读使思维得以拓展,使思想得以升华,使情感得以延伸,使心志得以启迪,读书境界达到极致才会有大的收获。(四)、评价式批注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例如,学习《尊严》后,有的学生写下了对石油大王哈默的评价:“拥有尊严的人,胜过百万富翁,我要学习你自尊自爱的品质。”有的学生写下了对杰克逊大叔的评价:“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一位可以尊敬的老人。”在学《触摸春天》一课时,学生对安静的评价:“会热爱生活,生命也会变得美丽。”对语言文字的评价。学习桂林山水一课,学生评价“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中的‘甲’字,我从这个字中感觉到,桂林山水的美是天下第一。”又如:评价“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中,学生批注:“从‘画卷’这个词,我体会到了桂林山水就是一幅活的画。”当然,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评价式批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为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有权评价书本了。(五)、补充式批注补充式批注也有两种,一种是在文章留白处进行想象补写。这与联想式批注有相似之处,可以延伸故事的情节,可以描述想到的画面,如:补写、续写、即时练笔等,总之是使内容丰满的一种批注。一种是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也可称为拓展式批注,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大了阅读面。二、批注的方法:(一)明确批注符号。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波浪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圈,标在文章的好词下面。“?”“——”直线,标在文章中疑难的语句下面。并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标上疑问号。待问题通过思考、查阅资料、课堂交流解决后,再把疑问号用圆圈圈掉。“‖”“/”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批注本来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可以自己设置一些自己认为合适和喜欢的批注符号,但为了方便相互交流和探讨,所以结合班级特点,规定一些方便实用的符号来完成批注也是可取的。(二)会使用文字批注。这是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