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案执笔人:时间周班级:姓名:第一单元作文:又到……时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补全题目。2、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当我们又重见某景某物某人,有何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把“又到……时”的感受说给大家分享。写作指导一、从学生很熟悉的经历入手引导学生补全题目。如:又到清明时又到中秋时又到考试时又到伤心时二、以“又到春节时”加以指导。同学们,你已经过了多少个春节了?每个春节的感受一样吗?请几个同学说说。如果以“又到春节时”为题,我们可以怎样构思?构思参考:A、可用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开头,再诠释一下元日,总写春节大街小巷的欢乐气氛。B、具体写又到春节时家人的欢乐情形。C、在这快乐的时光,给亲人朋友祖国送上祝福。又到春节时“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到春节时,那种欢乐气氛绝对超越了王安石元日中描写的景象。在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正月初一,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早晨,金色的阳光撒满大地,太阳公公伸了伸懒腰便开始上班了。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菜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午饭过后,叔叔、小姑姑都来到了奶奶家。滴滴滴滴……是谁来了?我们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哦!原来是大姑姑一家。她们陆续下了车,进了家门。放好行李,两位姑姑就开始帮爷爷奶奶准备年夜饭。升起火,杀鸡宰鸭,一会儿切菜,一会儿又杀甲鱼,一会又炒菜,一会又熬汤,一会又干这个,一会又干那个,个个忙得不可开交!经过一下午的努力,年夜饭终于做好了,我们上桌一看,哇!好多菜啊!有甲鱼、鸡、鸭,还有好多好吃的。起码有十多个二十来个菜。好了,不说了,不然去晚了就被他们夹完了!吃年夜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长辈还要给我们小孩压岁钱,在欢声笑语中共享天伦之乐。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到半夜零时,爆竹齐鸣,欢庆新年的到来,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我想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欢呼雀跃新年的到来。“嗤,嗤,嗤——”又是几声,天空中盛开了几朵鲜花,五彩缤纷,原来是在放烟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明亮的彩灯照耀得清晰可见,远处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随着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一阵惊喜的欢呼声。小河之畔,时而隐现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又到春节时,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祝愿我的亲人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我的祖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二、文章开头结尾指导1、引用诗句、名言警句歌词开头。结尾呼应开头。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吟唱这首词。又到中秋时,吟着这首词,我不禁想起我远方的外婆。结尾:“每逢佳节备思亲”,我们不仅在节日的时候思念亲人,在平时的时候也要多关心亲人,不要重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2、开头:开门见山,重复题目。用感悟结尾。开头:哎呀,又到考试时了!上帝,救救我吧!我可一点把握都没有呀!面对这陌生的试卷我肚子抽筋、额头冒汗、两腿发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结尾:通过这次失败的考试,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学生,读好文化知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和应尽的责任,一场有范围的考试,只要我们准备好了,没什么可怕的。作为一个学生连考试都怕,还能面对人生的考试吗?3、开头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结尾呼应并升华主题。A开头:风呼呼的刮着,雨哗哗的下着,凄风苦雨。此情此景让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记得去年的今天也是这样的凄风苦雨,就在那天陪伴我三年的小狗丢失了。想起陪伴我三年的小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