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国志关羽传集解VIP免费

三国志关羽传集解_第1页
1/4
三国志关羽传集解_第2页
2/4
三国志关羽传集解_第3页
3/4
1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一)河东解人也。(二)亡命奔涿郡。(三)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四)先主为平原相,(五)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六)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七)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八)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九)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十)乞娶其妻,公许之。(十一)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十二)羽心不自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异也。(十三)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魏书云:以羽领徐州。而身还小沛。(十四)(一)梁章钜曰:“王棠知新録云:‘当时有范长生,亦事昭烈,至李特时犹存,年一百三十岁。’羽先字长生,岂因同范而改邪?”(二)郡国志:“司隶河东郡解。”一统志:“解县故城,今山西蒲州府临晋县东南。”梁章钜引关羽祖墓碑记,载羽祖考名字、生卒甲子大略。又云:“仅见宋荦筠廊随笔中,他无佐证,只可存备异闻。”(三)涿郡见先主传。(四)《诗·大雅》绵之章:“予曰有御辱。”毛传曰:“武臣折卫(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为‘冲’,‘为’‘冲’两字繁体字相像)曰御武。”(五)平原见先主传。(六)续百官志:“别领营属为别部司马。”(七)梁章钜曰:“世俗桃园结义之事,即本此语。”(八)李安溪曰:“大抵东汉之末,识义理之人极多,加以智勇,便为当世之杰矣。”(九)下邳见先主传。(十)华阳国志:“秦宜禄为吕布求救于张杨。”(十一)潘眉曰:“华阳国志,关羽启公下有妻无子三字,较明晰。”(十二)魏志明纪青龙元年注引献帝传曰:“秦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汉宗室女,其前期杜氏留下邳。关羽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乃自纳之。”又按秦宜禄子名朗,详见魏志明纪青龙元年注及曹爽传注引魏略。(十三)“异”上宋本有“无”字。(十四)小沛见先主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一)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二)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三)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四)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五)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六)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傅子曰: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辽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七)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臣松之以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八)(一)官本考证曰:“军字疑衍。”(二)白马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二十里,详见魏志武纪建安五年。(三)胡三省曰:“戎车,大将所乘者,设幢麾张盖。”2(四)力写神勇。(五)郡国志:“荆州武陵郡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刺史治。”魏曰魏寿(见贾诩传),吴曰吴寿(见沈志),晋仍曰汉寿(见晋志)。此与益州广汉郡葭萌改名之汉寿同名异地。水经沅水注:“汉寿县治索城,即索县之故城也。汉顺帝阳嘉中改从今名。”一统志:“汉寿故城,今湖南常德府武陵县东北六十里空龙城,即古汉寿城旧址也。”互见先主传。姚范、赵翼、梁章钜、周寿昌皆有说,辨明两汉寿,文繁不录。赵一清曰:“羽为佐命元勋,特改葭萌为汉寿,以宠异之。”沈家本曰:“汉寿乃亭名也。王氏鸣盛、赵氏翼并谓续汉书志武陵属县有汉寿,关羽所封即其地。熊方后汉书年表异姓侯内有‘寿亭关羽’,其下格注云‘武陵’,‘寿’上少一‘汉’字,当是传写脱去,是熊方亦谓汉寿在武陵也。然武陵之汉寿乃县名,非亭名,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恐别有汉寿亭,不可考耳。”(六)康发祥曰:“决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国志关羽传集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