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上海外滩导游词范文精品文档的上海外滩导游词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最新的上海外滩导游词范文(一)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那么是情侣的恋爱天地。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芒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徜徉在这里,我们领略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着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感受着绿树花坛间大都市园林的别样风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外滩得名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关于黄浦江的源头,以前有的1的上海外滩导游词范文精品文档说在淀山湖,有的说在太湖。但以湖泊作为江河源头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见,况且太湖是个浅湖盆,有多方来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找到太湖的源头才能找到黄浦江真正的源。经过考察考证,龙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长度、18亿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供应量占太湖水的70%,为太湖水源之首。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的结论便据此得出。)在150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兴旺,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局部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里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仓桥〞和“外仓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2的上海外滩导游词范文精品文档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别为它们的最高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租界俨然是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外滩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设和最繁华之地。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