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浦区2016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2016-1(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8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观猎》)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3、八百里分麾下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人名)。(2分)7、下列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项是()(2分)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C、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孔孟论学(节选)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8、选文的作者孟子是时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10、孟子所说的关于弈秋的故事,意在告诫齐宣王:。后来从以上节选部分还延伸出一个成语:(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④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⑤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⑥,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2(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释]①束缚:捆绑。此处指管仲被捆作为囚犯押送。②绮乌:春秋时鲁国地名,所在不详。③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④适幸:恰好侥幸。⑤且:将,将要。⑥:贤之用,能之使:任命有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11、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4分)(1)自鲁之齐()(2)绮乌封人跪而食之()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反而大有用途。B、(假如)恰好(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就可以利用齐国。C、(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并且可以被利用。D、(假如)恰好(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并且被齐国任用。13、结合上下文,封人暗地里问管仲“将何以报我”,可见他是个的人;而管仲用“我以报子”来回答封人,表现出他的美德。(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①当下,“大数据”是个时髦词,一会用大数据分析这个,一会用大数据构建那个,似乎大数据无所不能。其实大数据就是一个大到用现有的技术无法处理的数据库,真正能够分析大数据的,一定是专业领域的大师,而非寻常众生。我感兴趣的倒是另外一个有趣的概念,那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②小数据就是个体化的数据,是我们每个个体的数字化信息。比如我天天都喝,突然,有天喝完酒了胃疼,那么这天和之前的每一天有何不同?原来,这天喝的酒是个新牌子,可能这就是导致胃疼的原因。这就是我生活中的“小数据”,它没有大数据那样浩瀚繁杂,却对每个人的个体至关重要。③第一个意识到“小数据”重要性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德波哈尔·艾斯汀。艾斯汀的父亲去年去世了,而早在父亲去世之前几个月,这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就注意到老人在“数字社会脉动”中性号异常——他不再发送电子邮件,不去超级市场买菜,到附近散步的距离也越来越短。然而,这种逐渐衰弱的状态,在医院的心电图中是看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