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专题十世界史上的重大改革和变法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时间: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二、秦国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制.作用:促进了生产,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北魏孝文帝时,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②由于各族长期的交往和相互影响,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这种条件下,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内容: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学习汉族文化.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和趋势.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北魏政局和增加政府收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条件.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略)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内容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③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2、失败原因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②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④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二、戊戌变法(1898年)1、背景:①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②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2、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4、局限2/8①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②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5、失败原因:①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②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6、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8、意义: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国外重大改革一.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1)时间:前5世纪后半期;(2)人物:伯利克里;(3)性质:奴隶制改革;(4)内容:①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公民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②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二.日本历史上由弱到强的两次改革1.大化改新(1)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2)人物:改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