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有哪些?它们的具体内涵和表现是什么??。答: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内涵及表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地理信息的分类: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如光照图、等值线图、地理坐标统计图、地理吉构统计图、区域图、原壬里示意图、联系图等各种图形所承载的地壬里信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向来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要能力之―2、答题中常见的问题:信息获取不全面、信息提取中解读错误、不能用题中信息正确描述和深入分析问题。3、获取信息的途径: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②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③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④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⑤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⑥从试卷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获取有效信息,并注重信息之间的因果联系,加强能力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审题习惯。分析图像信息时,要判读图像名称和看清图例标识,还要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审题的过程,要注意审文字(全面提取信息,紧扣关¥建词)、审图像(看图名、读图例、辨坐标、明方向、定区位、析要素)、审表格(看表名、读表头、析数据、理联系)、审分值(明确答案的要点)。对于考生来讲,要形成这样一种审题习惯:A.我看到了什么?B.我标记的重点是什么?C.我想到与什么知识联系?D.我准备从哪几个角度回答?E.回答的逻辑顺序是什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如何提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①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并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来分析问题。包括地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物理、生物。2015年全国卷1就考查了青藏铁路热棒的问题,2014年选择题中有一道考查了生物方面的知识,整体并没有超纲,考查的就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②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把与热点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和整合。能够多角度分析热点问题,并综合归纳。即点明主干知识的核心内容,又注重揭示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更强调以热点为中心形成的多角度、多系列、整体化知识亲新本系。这对于考生来讲,能够彳吏考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把分散的知识转化为组合的、把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在遇至U新的情景问题时,能够自然而然的使思路流畅。③以常考知识为依托构建考点模块。对于高频考点要善于归纳和整理,有必要可以借鉴模版,如特征描述类、地理现象判读类、原因分析类、比交类、对策措施类、辩证评价类、意义作用类等。同时还要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做起题目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水到渠成,左右逢源。④进行规范的针对训练。通过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以及专题训练,来总结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经验,形成和感悟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规律,这样才能得心应手。2、怎样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①通过题干设问方法和关键内容,判断考查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②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内容,认识和说明问题。包括: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地理图表的分析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③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强调正确使用专业术语。1、描述地理事物:①对地理事物概念的描述。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整理地理概念、相似概念的区分。教师可以使概念图像化,如: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人口的迁移等。②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定量表达和定性概扌舌。常见的特征描述,如位置特征、分布特征、属性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农业、工业等)等。具体细分为:地理位置特征、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旅游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水文和水系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