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人才战略需“进化”作者:曾双喜来源:《人力资源》2018年第03期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场数字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截至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3万亿元,是美国的两倍多,占全球的1/3以上。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9%,占到GDP比重30%以上。这说明,数字化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李彦宏说,互联网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由于人工智能可以承担很多知识型的工作,因此,它给劳动力结构带来巨大的改变:一是削减部分工作岗位,二是催生出全新的就业机会,如视觉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工程师等。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测,到2018年,全球1/3的行业领导者将被全面执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竞争对手颠覆,因此有66%的CEO把数字化转型当作公司战略的核心。数字化已彻底重构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任何组织都必须成为数字化的组织,才能应对各种挑战。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发展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陈春花教授指出,数字化时代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时间轴大大缩短,企业寿命、产品生命周期、争夺用户时间窗口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短,各个行业被重新定义;二是断点、突变、不连续性、不确定性,使得商业环境和商业竞争从可预测变成不可预测。沿着旧地图无法找到新大陆,因此人才管理也必须做出改变。彭剑锋教授认为,需要改变过去在牛顿思维体系下的管理模式,代之以量子思维的管理新范式:从权力驱动转向使命驱动,强调协同而非分工,强调价值约束而非制度约束,鼓励创业者心态,尊重并激活个体价值,持续变革与创新,构建动态有序的聚变式成长组织。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挑战是数字化人才的短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总数仅5万多人,但人才需求量达百万以上,供需比严重失衡。尽管许多企业求贤若渴,但对于如何识别、选拔、任用、培养、激励及留住此类人才却一筹莫展,许多企业对数字化的理解仍有待加深,原有文化的束缚尚未解除,造成人才难以融合。一些企业从互联网公司高薪挖来数字化人才,结果组织融合机制尚未建立,很多人很快就离职了。为了建立新的数字人才储备,企业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化人才?在哪里能够找到他们?怎样才能吸引并留住他们?现有的员工需要培养哪些技能方可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首先,企业需要一位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一一首席数字官(CDO),他需要扮演数字变革者、战略伙伴、创新预言家和问题协作者等多重角色此外,还需要大量的数字化技术人才。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BCG认为,有6个领域的核心数字化人才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即电子商务专家、市场营销专家、开发专家、分析专家、工业4.0专家、新工作方式专家。数字化技术人才需要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中,因此要求他们既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要熟悉行业的业务模式及流程,还需要具备用户同理心、不惧失败、行为链、共享心智模式等素质。吸引海外优秀人才議宇变革者战略伙伴创斯预盲家问题协作者电子商务专市怖营销专新工件方式专对电子商务模式有创斯想法利用创新性方法提高輪效率幷改造企业文化工lk4.o奇家与制适部门一起抚逍妙何运月茅坤数字迦道与舂班目工枷大企业内融村晅-需要企业内部辛衣宣B5美国的AI人才数量有85万,为中国的17倍,美国资深AI人才是中国的30倍。由于资深的人工智能人才短时间难以培养,BAT等企业纷纷在硅谷、西雅图等地设立研发机构,吸引海外AI领域相关人才。在人才矿山淘金从目前的人才供给市场来看,高品质的数字化人才数量不足,造成了当下“人才矿山”的局面,企业必须大浪淘沙,深挖三尺,才可能觅得合适人选。这就要求企业注重雇主品牌的建设,还需要掌握识别高潜质人才的方法和工具。旳T礦|.苜頁烝舌企业内与貝有企业特色,石业裕色鯉内别认可庫鳥H1G-I三种瞬構方式的对比打造“人才生态圈”企业要成为产业人才的源头与基地,打造人才生态联盟。一方面,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伙伴、客户合作,为产业输送优质人才;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