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魅力摘要:中医(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是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经络通畅,气血充足,是以气色红润,身体健康。简析针灸,拔罐之类中医调养身体的方法。关键词:中医、针灸、拔罐、调理身体、花茶、偏方、气味理论一、中医概论1.1中医学历史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1.2感受的中医学自我记事起,每当生病或者身体不适。第一反应就是吃药或者打针。也就是抗生素以及静脉注射。身边的人大多如此。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西医已经是大家生病不适时的首要选择。而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医却被忽略了。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医。也许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对中医的几乎没有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学有着深厚的基础,在治疗疾病和调养身体方面有着西医不可取代的作用。我在高三发了两个月的低烧,吃药、打针、输液都没有用,在心情无比烦躁的情况下,我回到家,妈妈听老一辈人说的,找来几味草药,煮了煮,喝了两天之后就好了,从那以后,我便对中医产生了独特的感情,深深地爱上了中医,虽然我并不懂它的深奥的理论,但是它的神奇功效还是可见一斑的。二、经络理论是基础《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通过针灸之类的中医方法可以对身体进行调节。三、中医调节身体的方法3.1针灸针灸是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3.1.1针刺: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首先找准与治疗部位对应的穴位,然后讲针刺入皮肉,慢慢的调节捻动。针刺入之后有酸麻胀的感觉,而疼痛是轻微的。如今针刺的运用已经比较广泛了。例如利用针刺来治疗青春痘以及减肥。为什么针灸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呢。因为人体的经络错综复杂,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经络通畅气血才能行的通畅。而青春痘或者是肥胖多是因为经络不畅,气血行不顺而导致的。因此都是以疏通经络为基础的。经络疏通,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排毒养颜的效果。3.1.2艾灸艾灸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