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传媒战略分析报告目录一、公司简介二、企业使命三、外部环境分析(一)一般环境分析1、政治分析2、经济分析3、技术分析4、社会分析(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1、潜在进入者分析2、现有企业分析3、替代品分析4、供应商分析5、顾客分析四、内部环境分析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1、S优势2、W劣势3、O机会4、T威胁5、SWOT矩阵分析一、公司简介中南传媒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其经营业务涵盖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动漫、手机报、数字报、框架媒体等多种媒介,拥有出版、印刷、发行、印刷物资供应等一套完整的出版产业链,是典型的“多介质、全流程”大型综合性出版传媒产业集团。旗下拥有20家下属公司,众多电视频道与电视节目,也是一家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国地方出版集团。2010年10月28日,中南传媒以“多媒介传承文明、全流程创造价值”为主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42.43亿元,创造了中国传媒业史上规模最大的融资记录,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家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龙头企业。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97.3亿元,净资产70.8亿元,营业收入47.6亿元,利润总额6.01亿元,每股收益0.37元。2011年上半年,中南传媒秉承“以创业精神优化业态、以专业精神创新产品、以职业精神提升管理”的工作思路,奋力拼搏,实现了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中南传媒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介绍典型发展经验,入选第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并首次跻身《财富》中国企业500强。面向未来,中南传媒将以全媒介产品,锁定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受众群、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中老龄受众群、以白领金领和公务员为主体的城市动力受众群、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湖南受众群,形成对四大目标人群的全媒介覆盖。力争通过坚持不懈地奋斗,把中南传媒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华文全媒介内容运营商、信息服务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中国文化产业重要的战略投资者。二、企业愿景以传承文化、传播思想为社会使命,以投资与经营传媒产业为核心业务,以多介质媒体锁定目标市场,把公司建设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界具有全球视野、世界影响、中国特色的优势传媒企业、重要战略投资者和传媒出版基地,为公司股东带来持续、稳定、增长的投资回报三、外部环境分析(一)、一般环境分析1、政治分析我国在成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之后,文化大国将成为下一个国家战略目标。政府通过文化影响力提高其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需求迫切,于2010年10月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继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后,首次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程,充分显示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首次独立给出“文化命题”的政治求解和战略部署,这对于产业发展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在体制内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逐步完成后,“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等将支撑文化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十二五”规划将数字传媒明确列为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重点,提出“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国形成10家左右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建成5—8家集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海量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形成20家左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政府并以中小学教科书、政府采购产品和食品药品包装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印刷发展,以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重点,在全行业推广数字化技术,推动我国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争取在新闻出版业中提前实现强国目标。到“十二五”期末,争取成为全球第二印刷大国;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