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中国儿童早期能力训练实施方案—岁(语言)2/11————————————————————————————————作者:————————————————————————————————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11一、1岁~1岁6个月:孩子被动语言时期(1)1.语言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基础。对婴幼儿来说,语言还是认识世界、接受教育的工具,是发展智力的前提。与婴幼儿讲话时,家长一定要把他当做很懂事的孩子来对待,跟他进行认真仔细地交流。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其实孩子的接受能力超出成人的想象,听多了他自然会理解(除了特别抽象的专用名词),正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讲:“婴幼儿学习语言,并不是像成人那样仅靠记忆。他们是把听到的语言存入潜在意识中,并以如同高级计算机一样的能力进行分析、统一,然后将其出色地掌握并表现出来。”语言学习,学好词汇是关键。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孩子掌握词汇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和认识能力的发展。由于每个词代表一个概念,每个句子反映客观事物的一定关系,孩子掌握词汇数量的增多,反映其头脑中概念的积累;掌握概括性词汇的增多,反映其概括水平的提高;对语法的掌握反映着头脑对客观事物关系的明确程度,而这些都是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在早期教育中,引导孩子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能够帮助孩子更准确地表达思想。2.1岁6个月以前,孩子听得多、说得少,理解多、表达少这一阶段孩子的语言表达特点是:以词代句、一词多义、重叠发音、以音代词,并伴以动作和表情。如孩子说“妈妈”这个词,其实是代表一句话,可能是“我要妈妈抱”,也可能是“妈妈不要走”,或“妈妈给我玩具”。孩子说出的“妈妈”这个词代表一句话,有多种不同的意义。家长对孩子讲话应尽量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和语言的规范化。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对孩子说话,尽量给孩子使用规范语言,这对他以后概括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家长在与孩子讲话的过程中尽量不用“儿语”,如指着小狗,就教他说“狗”,而不应教他说“汪汪”之类的“儿语”。当孩子说“儿语”时,不要重复,而应当用柔和的语调把正规的名称教给他,更不能迎合孩子,以免限制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家长要尽量用词准确,如准确用量词“一辆车”、“一棵树”、“一片树叶”、“一朵花”等。家长在教孩子学习语言时,要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孩子提供认知环境。比如:每天的洗澡时间,就是让孩子学习的最佳时刻。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适当的玩具,如电话、汽车模型等,给孩子边讲故事边洗澡,让孩子在放松的情绪中学习词汇,可增进他对各种词的认识。家长可以适时加入一些形容词、副词,如大汽车、红色气球等,借此增进孩子对形容词、副词的应用。3.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非常快在这一阶段的后半段时间里,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发展很快,这是家长积极地对孩子说话的成果。在这一阶段里,要让孩子学习说出自己的需求,如要人抱、要喝奶、要尿尿等简单的词句。家长要多读多讲故事,经常与孩子一起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11读、背一些儿歌、古诗等。同时,家长还可以为孩子选购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生活连环画”。孩子可以从连环画中学到见人打招呼、饭前便后洗手等各种生活常识。1岁左右的孩子特别爱听大人说话,并能听懂很多话,但他这时不爱说话。很多孩子在1岁半以后的某一天,会突然爱开口说话,而且表达能力进步很快,不久他就能说简单的句子了。语言是幼儿思考的工具。当孩子开始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句子,会说一些常用的单字时,孩子的世界在无形中就扩大了,以前他都是借着观看、倾听和触摸等来学习,现在他学着使用语言、运用想象,了解自己眼睛所看不见的东西。所以语言打开了幼儿的另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1岁半左右的孩子会说的话虽然不多,但是孩子能理解的话却多出了好几倍,孩子的学习速度也极快。所以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千万不能认为“反正他不懂,说了也没用”,应该耐心地找一些孩子容易理解的话积极与孩子交流,并注意回答他提出的所有问题。一、1岁~1岁6个月:孩子被动语言时期(2)4.宝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