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叙杰孙中山夫妇释题中山陵:说明对象。这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的陵墓。“巍巍”是中山陵的主要特征。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巍巍中山陵交代墓主及地理位置。说明中山陵园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陵园的设计方案择优和兴建简况。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园十分关注。12——45——1112阅读课文,明确课文是怎样介绍中山陵的?思考介绍中山陵,为什么第二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优势、优美景色?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且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百年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采取密封评议的方式。特点:一钟有“示警”和“自由”的涵义,注重和谐。二在具体设计方面,采取中西合璧的手法注意弘扬民族精华。三形神兼备。陵园设计很好地表现了陵园的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试试看1243356798101石牌坊2墓道3小屋4陵门5石阶6碑亭7石阶8平台9祭堂10墓室你填对了吗?石碑碑亭内在龟趺上立八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博爱祭堂宽30米、深24.7米、高28.7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在整个陵园建筑中体重最大,等级最高正面明间的双檐连接处刻有中山先生的手书“天地正气”,三个圆券门上方镌刻着“民族”、“民权”、“民生”,室内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堂中央偏北处有中山先生白大理石雕像一尊。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共290级。总体布局大致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北区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地理环境山形雄伟高大,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山腰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墓道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即便近观,又宜远眺。祭堂后面是高8.4米,直径13.7米的墓室,其地面中央砌有圆形凹穴,穴中安放钟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共瞻仰。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是一座三间三楼琉璃瓦顶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者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