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 5 篇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江苏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 5 篇,欢迎借鉴参考。 江苏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 5 篇(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山陵。它于 1920xx 年 1 月15 日破土动工,历时三年多,耗资 220 余万银元,于 1920xx 年春竣工。孙先生的遗体是 1920xx 年 6 月 1 日从北京运抵这里的。整个陵区的面积达 83600 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组成。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区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的启迪。孙中山先生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寓意深刻,最贴切地表达了"唤起民众"之意。 中山陵作为一座陵墓,吕彦直在设计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陵墓建筑风格,如依山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中国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筑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属于封建糟粕一类的东西,如摒弃用于显示古代帝王威严的石人石兽,同时吸取西方建筑的一些先进技艺。整个构思的确称得上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别具匠心,巧夺天工。 江苏中山陵的导游词范文 5 篇(二) 中山陵各位朋友,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假如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孙逸仙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 1866 年 11 月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 1920xx 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