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背景意义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以“应用”为核心,以标准为引领,通过“培训-测评-应用”系统推进工程实施工作,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新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国家政策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2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支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支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培养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和素养培养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和素养制定相关标准,将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制定相关标准,将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2012年)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基础性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基础性工作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应用能力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应用能力要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业务能力的基本要求——加大培训力度要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业务能力的基本要求——加大培训力度要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摸清底数、做好规划、同步安排、加快实施要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摸清底数、做好规划、同步安排、加快实施多数教师需要提高能力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能力熟练应用学科软件和工具软件的能力数字教学资源搜集、加工、利用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实施原则1.深度融合原则以中小学培训基地校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为载体,推行集中现场实践+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的混合式培训,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1.深度融合原则以中小学培训基地校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为载体,推行集中现场实践+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的混合式培训,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2.应用导向原则坚持把应用作为提升工程实施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核心要务。通过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于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中,改变教师与学生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构建形成内容更加多元、方式更加灵活、目标更加多样的新型教学环境。2.应用导向原则坚持把应用作为提升工程实施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核心要务。通过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于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中,改变教师与学生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构建形成内容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