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狗包弟课题:小狗包弟合作预习教学新课合作运用当堂作业合作指导结束教学知识改变人生品质铸就未来海南省农垦中学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教学目标1、文章题目是“小狗包弟”,后面也写了作者与小狗的故事,而文章开头却写了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故事都很悲惨。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遗弃。作用:从结构上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引出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文革时期;奠定了散文的感情基调--悲伤。和作者与狗的故事两相对照,说明这类事在那个年代是很普遍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合作预习2.2.包弟如此可爱为何还会被主人送走呢?包弟如此可爱为何还会被主人送走呢?合作预习A.包弟是宠物狗,养宠物狗属于“四旧”之一,而此时红卫兵正上街抄“四旧”,联系下文工商业者被抄家,可以了解到局势的紧张。B.包弟是日本种的小狗,又有个瑞典的旧主人,它的特殊身份可能会使作者受连累。关于“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教学新课介绍文革吴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作者,北京市副市长,1969年被迫害致死。老舍,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的作者,文革遭批判,1966年8月24日晚在北京投湖自尽。傅雷,著名翻译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译者,文革初遭受迫害。1966年9月3日早晨和他的夫人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身亡。《共和国十大冤案之谜》写到:这样一场政治瘟疫,浩劫空前,旷古罕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大梁摧毁,小丑横行;摧残人才,毁灭文明;侮辱人格,涂炭生灵。教学新课巴金在这场浩劫中命运如何?★巴金和萧珊在文革中:一块特务的牌子挂在巴金颈项上,巴金嘴角流着鲜血,人衰老了不少,个头也似矮了一截。萧珊披头散发,也挂着一块“死不改悔臭婆娘”的黑牌。造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胡诌什么“巴金”两字译成英文,意思就是“无政府主义者”,就是妄图要推翻无产阶级政权的“铁证”等等。教学新课参考资料:巴金十年浩劫的经历1968年8月,弃掉小狗,被关进牛棚改造;9月被抄家,经受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1970年,到农村劳动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1972年,小他13岁的妻子萧珊在饱经精神折磨后患癌症进不了医院治疗,病逝。此时,儿子在安徽农村已三年半,好多公民权被剥夺,变得极内向,又学会抽烟喝酒,患肝炎。这一年巴金69岁。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病中(三)》教学新课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因而有了《随想录》。《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文革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这位世纪老人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