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对比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两篇课文的阅读难点。2、复习小说对于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加深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理解。3、掌握两篇课文表达上的异同。1、体会作者文章构思的巧妙,对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的选择。2、掌握两篇文章对比描写的特点。3、体会《凡卡》插叙的描写特点。教学过程1、泛读六、读背景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两位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作品写作的背景,由学生汇报。七、复述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每篇课文各请1—2名学生用一段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2、精读品读重点段落1、每篇课文请两名学生自主选择最有感触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对作品的理解。2、引导学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段中两个“幸福”的含义。3、用ppt出示一个信封(按凡卡写的地址),引导学生理解这封信爷爷永远也不会收到,即使能收到也无法拯救凡卡,体味凡卡的悲惨命运。3、体悟分组对比阅读。(1)根据学生的兴趣,自愿分成四组(每篇课文两组同学),分析两篇作品的写作风格。(2)完成对比阅读填空题。篇名——作者——体裁——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表达方式: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叙述方式(提示:为什么要描写小女孩划着火柴后的幻想?为什么要描写凡卡和爷爷一起生活的时光?)—————————————————————————————————————4、分享一、请两组学生代表汇报他们的发现。二、基于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作品的表达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