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威尼斯教案石庄初中八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主备教师:张松涛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2.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并恰当使用修辞手法。3.体会威尼斯人民与中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情谊。教师导学案个性调整重点: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难点:体会生动的比喻对强化语言魅力所起的运用。导入我们的祖国江山多娇。本单元我们游览了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如画的阿里山,以及水清境幽的小石潭,积水空明的黄州承天寺,它们都是别具魅力,自有一番神韵。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会是什么样子呢?(板书课题:蓝蓝的威尼斯)活动1:领略马信德笔下的蓝蓝的威尼斯的美丽风光。1)正确读音、字义:课件(字词略)2)分析课文,欣赏、感受威尼斯的奇特、瑰丽风光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提炼信息,回答:文章以移步换景的写法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风光?请找出相关的描述性语句。学生说出的景观可能包括:“①水都”;②大运河及两岸风光;“③李亚渡桥”;④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⑤叹息桥”;⑥亚得里亚海。2.(课件)欣赏图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威尼斯的“美”大致体现在那三个方面?板书:水都;建筑;秋色。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同桌相互讨论,(课件)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你有何感受?结合文中具体语句作简要分析。4.放映威尼斯的旅游观光视频。师:威尼斯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文章通过精心的选材,从不同方位视角,用一副副色彩明快的画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风采——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展现出来,使人们如亲临其境,陶醉其中,享受无穷。蓝天碧海、典雅繁华、和谐幸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起构成了蓝蓝的威尼斯。活动2: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并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威尼斯如此的美——和谐、美丽、幸福,文章又以优美的语言为它披上一件蓝蓝的云裳,更显其独特魅力,令人心驰神往。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我们以其中一例来进行分析。请看作者从舷窗眺望威尼斯的景象:“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这段绚烂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蓝色的世界。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的一簇簇的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了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起来,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动。2、小组讨论探究,你还能找出文中的其他的比喻句吗?找一找,试着分析一下。教师预设:“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往来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这是一幅绚丽的秋色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气氛,给人陶醉的感觉。文中三个比喻也恰如其分,特别是“画卷”这一比喻带有综合美,富有诗情画意。)活动3:体会威尼斯人民与中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情谊。1.通过学习本文,结合你内心的感受,你觉得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威尼斯最为适合?为什么?2.小组讨论探究,本文题目以“蓝蓝的”来形容威尼斯,你们觉得原因为何?威尼斯的天蓝、地蓝、城市蓝,而在文中,“蓝蓝”不仅仅是一种景观颜色,它还是宁静、安详、和平、美满、幸福的威尼斯的象征,是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也寄寓了作者希望中国和威尼斯能友好相处的厚望。3.小结:作者带领我们游览了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奇特、瑰丽风光和文化艺术,相信你们已被那儿美丽、和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深深陶醉。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愿意亲自到威尼斯去一饱眼福吗?希望你们的愿望能够实现,亲自去欣赏、感受一番那“蓝蓝”的威尼斯。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