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粮食局全年粮食流通工作要点20XX年全县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搞活粮食流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以“稳市场、强产业、惠民生”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粮食流通工作总体水平,促进全县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强储备调控,保障粮食安全一是加强社会粮食统计。健全和加强城乡社会粮食统计员队伍,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粮食统计员队伍素质。认真落实社会粮食统计制度,不断扩大社会粮食统计覆盖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政府适时、适度、科学调控市场提供及时、可靠依据。认真分析研究粮食市场形势,加强粮油市场价格监测、预测,对重点粮油流通加工经营企业收购、批发价格和库存情况进行监控,密切关注粮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及时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为企业经营搞好指导服务。二是抓好粮食收购。要注意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导作用,引导和鼓励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搞好夏秋粮收购,最大程度满足农民售粮要求,有效地解决农民“卖粮难”。三是加强储备管理。开展深化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年活动,重点细化完善制度化、军事化、信息化、科技化、裁量化、人本化六大管理内涵,确保政府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继续保持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称号。要按照“增加数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地方粮油储备体系。要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创新轮换模式,按时完成4344吨地方储备小麦轮换任务,并争取良好经济效益。四是突破储备经济。储备库新建仓房要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确保按期竣工投用。认真学习外县区的先进经验,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着力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指标,优化第1页共7页品种结构。要创新经营机制,构建市场网络,努力在代购代存、自主购销上实现新突破,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粮源掌控能力。五是完善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预警、应急保障机制,调整充实应急储备、加工、供应网点,及时完善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应急加工、供应企业开展演练,提高粮食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国家需要调得出、县内应急有保障。六是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军粮供应是粮食部门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积极服务部队和国防建设,大力推进军粮供应工作规范化,健全完善“统一标识、统一粮源、统一标准、统一结算”的管理机制,增加供应品种,严把商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军供粮油数量足、质量好。二、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粮食流通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监管就是服务意识,把服务寓于执法监管之中。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严格把握执法政策和程序,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二是加强粮食执法宣传。认真开展《条例》颁布8周年、世界粮食日及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同时,结合日常监管,编印下发粮食政策法规资料,不断强化经营者法制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三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要切实履行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职责,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粮食收购资格、粮食统计制度、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粮食应急预案、原粮质量卫生等日常检查,加强粮油库存、粮食收购政策、夏秋粮收购市场、食用植物油、面粉添加剂、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等专项检查。按照“在地管理”原则,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国家临时储粮等粮食库存、质量的检查监管。同时,每半年对放心粮油店网点进行一次检查。加强与工商、质检、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定期开展联合检查,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粮食市场规范有序。四是着力查处违法行为。要继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案件查处机制,规范案件查办程序,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年内至少查办2起以上涉粮违法案件,打击违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粮食流通秩序。第2页共7页三、突出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发展粮食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重要的载体。粮食产业属民族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新形势下,粮食产业是民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