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局长个人述职报告2012年,是我担任XX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的第五年。任职以来,我和局班子成员一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省市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紧扣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落实三个加快,持续推进科学跨越”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扩大就业,我们始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就业。一是创建了创业示范基地。抓住XX市创建全国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契机,创建了轨道交通创业示范基地、万博珑创业园和响石岭创业示范街3个创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市仅10个),新增创业者962人,直接带动就业1.1万人。二是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按照“目标任务完成好、就业创业开展好、社会保险服务好、基础工作管理好和群众认可评价好”的五好要求,井墈社区、新民社区等25个社区均通过验收,已被认定为“XX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76%,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了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按照“以发展促就业、靠项目增岗位”的工作思路,采取新上项目“增”、企业发展“纳”、公益性岗位“扩”、社区单位“挤”、劳务输出“送”、优惠政策“促”、跟踪服务“帮”、长效机制“稳”等措施,就业规模逐年扩大。2008年至2011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3874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16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45人,年均增长20%以上。今年上半年,以上3项指标均完成6558人、3822人和260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3%、76%和86%。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推动园区大开发大建设,在全市率先启动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将“已征地已转城、已征地未转城、未征地已第1页共5页转城、未征地未转城“的7399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共征缴基金3.28万元,截至今年6月底,共发放4969名被征地农民养老金8635万元。目前,全区基本实现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即统一税率征收水平、统一待遇支付标准、统一调剂使用基金、统一管理工作目标,做到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同步征缴、同步扩面、同步发展,充分发挥了“稳定器”和“减震器”作用。社会保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金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水平不断提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任职以来,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由最初的78家发展到277家,参保职工人数由最初的3742人增加到20799人,累计征缴基金54153万元,累计发放退休费29231万元;失业保险参保单位由最初的56家发展到164家,参保职工人数由最初的3742人增加到9439人,累计征缴基金1062万元,累计发放失业救济金1155万元。今年上半年,企业养老保险征缴基金534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失业保险新增参保788人、征缴基金109万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和6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征缴基金1080.6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工伤保险新增参保102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生育保险征缴基金36.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参保8120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2245人、征缴基金1335万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和8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531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6%;共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5576万元。截至6月底止,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7327万元,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劳动关系进一步和谐以建设和谐石峰、幸福石峰为出发点,坚持服务民生,保障民安,维护民权,全力做好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工作,为百姓充当“保护伞”。上半年,共受理260多名群众的劳动监察投诉举报15件,为他们追回工资、押金29.5多万元。共受理28名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3件,通过调解,为劳动者追回工资款152.2万元。接待来信来访群众203人。第2页共5页处理突发事件7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1155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