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草植物的茎背地生长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植物的向光性是怎样形成的呢?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引导着人们揭示植物生命活动的奥秘!让我们一起重温当年科学们研究生长素的过程吧!第第1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Darwin)(1809-1882)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用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的向光性。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产生了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产生了刺激到底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呢?到底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呢?在达尔文之后,先后有詹在达尔文之后,先后有詹森、拜尔、温特等多位科学家森、拜尔、温特等多位科学家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继续探究。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继续探究。•1910年,詹森实验,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年,拜尔实验,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928年,温特实验,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生长素生长素的发现,前后经历了五十四年,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1934年和1942年科学家分别从人尿和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吲哚乙酸吲哚乙酸IAIAAA)。此外,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植物向光性形成的原理?植物向光性形成的原理植物向光性形成的原理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背光一侧生长较快,造成向光弯曲生长。生长素分布:生长速度:向光<背光向光<背光没有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均匀分布。胚芽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①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可向下运输,接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是尖端的下面的一段。②向光弯曲的原因: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的一侧比向光的一侧分布多。(光对生长素的作用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光对生长素的作用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不是生长素的合成而不是生长素的合成)注意:③生长素促使细胞纵向伸长纵向伸长。ABCDE想一想表示不透水的云母片下面这些经过不同处理后的胚芽鞘在有单侧光影响的环境中会怎样生长?对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解释,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目前,对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还在继续,科学往往就是在类似这样的争议中不断发展的。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发现生长素之后,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哪?2、生长素的运输有何特点?主要在幼嫩的芽、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阅读课本P48最后3段,回答下面3个问题:3、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各器官都有分布,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极性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总结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光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2、向光弯曲部位在。3、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尖端尖端的下面的一段吲哚乙酸吲哚乙酸苯乙酸吲哚丁酸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背光一侧生长较快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00年广东)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A.左右相等目B.左多右少C.左少右多D.左右均无BB尖端尖端2、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