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药监局效能述职报告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以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中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着力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能力、强化监管力度。整体工作呈现出“扎实高效、昂扬向上”的良好局面。现将一年来我局履职尽责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推进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明显优化。2014年上半年,根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本着“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形成‘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的目的,我市进行了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改革的方式是:把原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调整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集中统一行使,同时,对相关人员、编制、经费、技术资源等进行相应的划转,确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本轮改革后,原由市质监、工商、卫生部门分别承担的食品生产监管、食品流通监管,以及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职能,全部划归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集中统一行使。县、乡两级按要求采取“四合一”的方式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即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食安办四个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综合行使市场监管职责。2014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后,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贯彻落实意见,并以市政府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就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截至2014年底,全市11个县(市、区)市场监管局、75个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均加挂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牌子,有力保证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主体的合法性,为切实强化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体制基础。二、严管重罚,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我局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覆盖检查,突出隐患整第1页共4页改。集中开展了食品生产市场主体资格清理建档工作,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强化食品流通监管,重点排查过期和“五无”食品,突出畜禽屠宰和肉制品专项整治,规范豆芽菜市场经营秩序,推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开展豆腐作坊、食品批发市场整治提升工作,扎实开展学校、幼儿园、工地食堂和旅游景区专项检查,积极推进了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了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启动了小餐饮整治规范试点工作。严格按《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组织105个安保小组对136家(次)省十三运定点接待餐饮服务单位和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实行24小时驻点全天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圆满完成了省十三运及重大活动的餐饮安保工作。认真贯彻实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药械“两打两建”行动、医疗器械“五整治”、中药材及饮片等药械类专项整治,加强药械生产监管,落实质量受权人、驻厂监督、gmp跟踪检查制度。加快推进新版gmp实施,加强特殊药品和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药械经营gsp跟踪检查1723家次,完成193家零售药房gsp认证。加大基本药物电子监管,核实处理预警信息252条,我市生产的基本药物全检率、合格率均达100%。不断延伸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网络,建立基层监测站1854家。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均100%达标。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周密、持续发力,集中打击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查处食品案件1278件,有效遏制了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发态势。三、强基固本,食品药品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一年来,我们一方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狠抓监管队伍建设,紧紧围绕“转作风、强能力、保廉洁、提效能”的总体要求,紧密联系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认真查摆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班子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开展“队伍建设提升年”活动,全年共组织业务培训10多次,培训监管人员千余名,同时开展一线练兵活动,注重在监管实践中提高队伍素质。另一方面,狠抓技术支撑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