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述职评议不断加强和改进村干部监督管理*地处赣东北边陲,下辖*乡*镇*个行政村(居),现有村(居)干部*人。近年来,该市针对部分村“两委”关系紧张、工作互相推诿、选举开“空头支票”等难题,在全面推行村委会村民直选、村支部“两推一选”、村干部调整任前公示等举措的基础上,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逐步而全面地推开了村级干部述职评议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宣传先行,舆论造势。为了最大程度地让干部理解、群众参与、各界支持,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村干部述职评议工作氛围,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闭路电视、宣传栏等媒介,对开展述职评议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各村、组进行广泛的宣传,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一个扎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重点组织村干部就《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干部工作职责进行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使他们弄清为什么要进行述评、怎么去述、述什么的问题,变消极对待为主动参与,认真做好述评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及时召开了由村干部、党员及群众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就述职评议的目的、原则、内容、要求进行详细介绍,并张榜公布,使全体村民都能认清为什么要评、怎么评、评什么的问题。二、科学安排,准备到位。为确保村干部述职评议活动的有效进行,不流于形式,一是认真制订工作方案。先由市委组织部拟定《关于开展村干部述职评议活动的实施方案》(讨论稿),印发至各乡镇党委,并召开乡镇、村、组干部及党员、群众代表讨论座谈会,重点就活动开展的时间、步骤、程序、方法广泛征求意见,最后正式行文下发;二是进行村级财务审计。由乡镇党委组织审计人员提前对拟述评村的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予以公布,让群众了解,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组织考察了解。派驻工作组进村入户,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向群众发放问卷调查表、个别谈话和实地查看的方式,对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工作情况进行第1页共4页全方位考察,重点了解村班子和村干部在战斗力、凝聚力、廉政勤政、为民办实事、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现实表现情况;四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市、乡镇、村三级干部组成的述职评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规定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分别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市级主要由组织部、民政局派人参与,具体负责对整个述职评议活动的监督与指导,确保述职评议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乡镇党委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村班子积极协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三、严明程序,公开公正。为确保述评活动公开、公平、公正,达到预期效果,专门对评议标准、评议程序及评议方法进行明确界定。(1)测评标准。采取百分制形式,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类,“满意”以100分计,“基本满意”以70分计,“不满意”以40分计,按照“测评得分=总得分数÷实际参评人数”的公式计算,测评得分在85分(不含85分)以上的为“优秀”,70—85分的为“称职”,55—70分的为“基本称职”,55分以下(不含55分)的为“不称职”;(2)述评程序。采取由乡镇挂点领导主持召开述评大会,按照先班子后个人、先支部后村委的办法进行公开述评,现场述职,现场评议,现场打分,现场公布测评结果;(3)述评办法。先由村干部就任职以来思想、工作情况进行集中述职,再由参评代表对村干部进行逐个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然后发放《村干部述职测评表》,由参评代表按表格上姓名对村干部进行无记名打分投票,最后,由推荐的群众代表公开唱票、计分,工作组公布结果。同时要求述职评议人员必须认真解答参评代表的提问和质疑,如参评代表提出的疑问会场不能解答,反映的情况影响又较大,采取先评后查的办法,在述评活动结束后,由工作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四、建章立制,奖罚并举。为使述评活动出实效,达到通过述评促进村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提高村干部工作水平,增加村干部自律自警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目的,根据测评结果及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领导小组责成村班子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乡镇党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