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河与青草【教材解读】本课是一则寓言,寓意含蓄。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全文六段。第二至五段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小河与青草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基础知识提示】1、能用合适的词语形容“小河、青草、泥水、水分”等。2“更”的用法。【朗读提示】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和谦虚谨慎的美好品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7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身后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小河与小草谦虚谨慎,甘于奉献,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动画欣赏,整体感知1.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动画,配音乐。2.故事讲的是谁和谁?(老师相机贴图:小河青草)3.小河与青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的读一读。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正确。2.在文中圈出生字,同桌之间读一读,学一学。3.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你要提醒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哪些生字?“青”、“能”是后鼻音,“分”、“干”“边”是前鼻音。指名读,挑战同学读,全班读。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过渡:现在让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一听小河与小草之间的故事(大屏幕再次播放朗读动画)。2.导入:录音我们已经听完了,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教师出示小河弯弯样子的贴图,请学生贴在黑板上。河两岸的青草长得怎么样?(长满了)请学生到黑板前将青草的贴图贴在小河边。出示课文第一小节抓住“弯弯”、“小”来体会河的特点,抓住“长满”、“青青”,体会小草生长的茂密、旺盛以及颜色葱绿、充满勃勃生机的特点。3.指导读:小朋友,黑板上的贴图美吗?(美)你能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4.指名读,齐读。5.过渡:小河与青草在说悄悄话呢!咱们也去听一听吧!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五、紧扣词语,精读感悟,演读深化(一)、读读演演,学习第一次对话(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2.你们听到“小河”和“青草”的悄悄话了吗?(指名说说听到的话)3.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导理解“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①(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指名说说自己的感觉)②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③哪棵小草能夸夸这条小河?(指名说)4.听了小草的话,小河骄傲了吗?他怎么样了,说了什么?指名读小河的话。问: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指名回答突出“紧紧抱住”师:谁能来把这个词语表演一下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再指名读,齐读。小草是用什么抱住小河的?课件演示:小草用根把泥土紧紧抱住。如果没有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河会怎么样呢?实验展示“浑浊”。小河里的水真清呀,要是小河边的小草不把泥土紧紧抱住,泥土就会一点一点地掉到小河里去,(在刚才的一盆清水里慢慢地倒入泥土),泥土就会变浑浊了。你们见过浑浊的泥水吗?这浑浊的泥水还美吗?(3)说话:因为小草将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指名说)指导朗读:读出感谢的语气。5.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①同桌同学一个扮演小草,一个扮演小河,互相练读。②指名分角色读。③戴上头饰直接对话表演读。6.小结过渡:小草夸奖小河的水清,小河感谢小草,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接着,这对好朋友又说起了悄悄话。(二)、比较朗读,学习第二次对话(四、五自然段)。1.指名读四、五自然段。2.这一次小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