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用书岳麓版一、东西方先哲1.先师孔子(1)主要思想①伦理观:“仁”的最基本含义是“爱人”,遵守“忠恕”之道。②政治观:仁政、克己复礼。③哲学观:中庸之道。④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⑤编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2)历史影响①对中国: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②对世界:18世纪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后,儒学传到西欧,欧洲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2.思想家柏拉图(1)主要思想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②政治思想:设计理想社会,强调法治,创作了《理想国》和《法律篇》等。③注重教育:创立雅典阿卡德米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2)评价①柏拉图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②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家1.“千古一帝”秦始皇(1)统一全国:先后吞并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2)主要功绩①政治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②经济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③拓疆、交通和文化: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3)功过评价①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出现盛世的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②客观上:唐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历史功绩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②法律上:重视法制建设,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③文化上:发展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④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⑤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⑥外交上:鼓励贸易交流;尊重外来宗教;中朝、中日交往密切。(3)评价:“功大过小”,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3.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面临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2)重大举措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③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④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评价①功绩: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②过失: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为后来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三、资产阶级政治家1.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1)革命活动①军事上:领导议会军取得内战的胜利;远征爱尔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殖民需要。②政治上:参与了《大抗议书》的起草工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2)评价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杰出的军事家。②克伦威尔的所作所为有专制、残暴的一面,除了个人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局限性所致。2.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1)主要事迹①领导独立:1774年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81年约克镇大捷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是独立的国家。②制定宪法: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③担任总...